年度最佳“光伏+”創意應用金獎•參選項目
該項目所依托的通威“漁光一體”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發展智慧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生產中的資源利用效率。通過智能化的通威漁業設施設備,結合通威專利性的現代漁業365養殖模式與生態濕地園區建設,使“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成為具有多種效益的立體化體現。
這種模式所形成 “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水邊休閑”,“一種資源、三個產業”的集約發展模式,構建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水產養殖為第一產業、光伏發電為第二產業、生態休閑為第三產業,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經濟價值。
“漁光一體”跨界整合,推動傳統水產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更能大幅提升養殖戶收益,實現“漁、電、旅游、環保、稅收”全豐收,每畝池塘利潤可比單純水產養殖提高5-10倍。
不僅如此,該模式還創造了三個功能區域,并實現了內部微循環。
一、光伏發電陣列
光伏發電區域可降低水面溫度,提升發電效率,根據相關測試,“漁光一體”發電量同比屋頂或地面光伏發電系統可提高約10%左右。而且“漁光一體”可有效降低灰塵附著,光伏發電區基本無灰塵,項目年發電量比設計發電量高約3個百分點。
二、水產養殖區域
采用環溝和深水投食捕撈區結合,養殖水產品在捕撈階段,通過降低魚塘水位,讓水產品通過環溝集中到深水投食捕撈區進行捕撈,這樣就解決魚塘內樁基影響捕撈的問題。
三、濕地系統區域
采用底排污和蓮藕種植相結合,每個魚塘底部均設置有三個底排污收集口,通過泵將排污口收集的魚糞和飼料殘渣等輸送到藕塘作為藕塘肥料,既提高了魚的品質和藕的產量,也消除了水體污染,真正做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