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天然氫“淘金熱”即將開始 全球地下儲量或多達5萬億噸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8日報道,地質學家們預測,一場新的能源“淘金熱”將拉開帷幕,這種能源是一種以前受到忽視的無碳能源——地球內部自然產生的氫。美國地質調查局一項未公布的研究顯示,全球地下儲存著多達5萬億噸氫。 在丹佛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度會議上,項目負責人杰弗里·埃利斯概述了研究結果。他說:“大多數氫很可能是無法獲得的,但獲取其中百分之幾就能在數百年里滿足所有預計需求——每年5億噸。” 報道稱,到目前為止,全球對氫作為燃料和工業原料的需求,特別是制取用于生產化肥的氨的需求,大多是通過對主要由甲烷構成的氣體進行化學重整來滿足的。這樣制取的氫在碳排放被捕獲時被稱為“藍氫”,未被捕獲時則被稱為“灰氫”。 較少量的氫是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而制取,被稱為“綠氫”。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的張盟黎(音)說,開發天然氫(也被稱為地質氫或金氫)將比藍氫或綠氫更清潔、更便宜。“金氫的‘淘金熱’即將到來。” 這一前景開始吸引投資者的興趣。美國初創企業科洛馬公司去年從比爾·蓋茨的突破能源基金等基金籌集了9100萬美元。 科洛馬公司首席商務官保羅·哈拉卡說:“地質氫是一個非凡機遇,能以一種不僅低碳、而且低土地足跡、低水足跡和低能源消耗的方式生產清潔氫。” 美國天然氫能源公司在內布拉斯加鉆了一口探井。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維亞切斯拉夫·茲貢尼克說:“實現商業生產還需要兩三年時間。我們正在竭盡所能以更快實現這一點。” 以前的科學觀點認為,地球表面附近幾乎不可能存在純氫,因為它會被地下微生物消耗或在地球化學演化過程中被破壞。 但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亞歷克西斯·坦普爾頓說,地質學家現在認為,當某些富鐵礦物質與水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氫。 氫形成的地質條件不同于石油和天然氣田。埃利斯說:“我們沒有用合適的工具在合適的地方尋找氫資源。” 地質學家現在正在世界各地尋找天然氫儲備。本月,研究人員報告稱,每年有超過200噸氫氣從阿爾巴尼亞的布爾奇澤鉻鐵礦逸出。 馬里的布拉凱布古村通常被視為天然氫開采的發源地。自2012年以來,接近純凈的氫氣在沒有減壓的情況下從那里的一個鉆孔流出,讓村民們從此有了電力供應。 埃利斯說,布拉凱布古的氣井可能激發了一股氫能熱,堪比1859年石油工業的誕生。當時,埃德溫·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將一根管子扎入地下,開采出了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