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領域,投還是不投?儲能是什么?可能對于圈外人來說,這個詞匯看起來比較陌生。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簡言之,儲能就是能量的存儲,例如把發出來的電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概念理解了,對于儲能賽道在最近幾年為什么火熱,也就會有一些感知了。作為一個
儲能領域,投還是不投? ![]() 儲能是什么? 可能對于圈外人來說,這個詞匯看起來比較陌生。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簡言之,儲能就是能量的存儲,例如把發出來的電存起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概念理解了,對于儲能賽道在最近幾年為什么火熱,也就會有一些感知了。 作為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當下,我們既有節能減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長以支撐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大力發展儲能產業。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出,充分發揮儲電、儲熱、儲氣、儲冷、儲氫等優勢,實現多種類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有機結合和優化運行。 政策支持,市場需要,資本就會扎堆而來。行業內普遍認為,儲能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超級賽道,隨便一個垂直領域可能都有百億的市場規模。 這也就是為什么短短兩年時間,幾乎所有主流的投資機構都投起了儲能產業鏈。紅杉、鼎暉、愉悅資本、源碼資本、國家電投等都有出手。 據長城證券能源轉型研究中心統計,過去三年一級市場儲能投融資236起,累計124家企業拿到融資,投資金額約405億。而今年一季度,投融資金額約為95.6億,已經接近2021年全年的投融資量。 然而,面對依舊火爆的儲能賽道,今年我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還在狂熱涌入,也有一部分投資人開始表現出冷靜的一面。 從事能源行業投資的周輝表示,一方面,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更安全的低成本技術方案仍然需要探索,不確定性太高;另一方面,從創業的角度來看,相比其他行業,能源行業具有壟斷性,很多細分領域其實并不適合創業。 對于儲能來說,其本身并不是新興技術,但從產業角度來說,卻是處在起步階段,商業化模式尚未成形。而這對于所有入場者來說,既是機遇,也無可避免將會面臨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過程,生存也就成為了主旋律。 半年融資數百億 根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從1月份至今,半年的時間儲能產業上下游已經完成的融資金額達到數百億規模。 翻看這些投融資事件的信息,我們發現了幾個共同特點: 第一,覆蓋范圍廣。 投資人并未局限在儲能的某一個或者幾個賽道上,而是愿意嘗試布局不同的技術方向。從原材料研發生產,到儲能技術的研發突破和應用,BMS及模組技術,再到施工建設、裝備制造等全產業鏈都有投融資事件發生。 從技術上來看,每一個儲能賽道都能找得到適應它生存的應用場景,只是說這個場景的增速跟空間到底有多大。 另外,從行業屬性來看,儲能不太可能變成像動力電池一樣,只有幾家壟斷或者幾家寡頭壟斷的局面,儲能是一個在細分領域可能出現多家獨角獸的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