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禹太陽能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對于許多只能從各個渠道零碎地了解到分布式光伏投資知識的家庭業主而言,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盡
航禹太陽能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對于許多只能從各個渠道零碎地了解到分布式光伏投資知識的家庭業主而言,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盡管偏愛裝機規模較大的項目, 一些地方政府也仍然對于個人在自家屋頂所安裝的光伏電站網開一面,并出臺了一些簡便措施。 而通過媒體的公開報道來看, 個人投資光伏電站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多。 不過,這些報道信息同時也顯示出,個人投資者中仍以光伏業內人士居多,很難說是否具有規模示范效應。 如果從更理性的角度來看,個人投資光伏電站所獲收益,其實與銀行存款所差無幾,但卻要10 年左右才能回本,且具體收益還受到光照資源以及組件質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即便其收益要稍高于銀行存款,但在流動性以及安全性方面卻均要劣于前者。 因此,目前光伏項目投資對個人資金的吸引力,整體而言,甚至相對銀行存款也難有優勢。 個人光伏市場的發展,可能還需要在商業模式上創新,或者通過與其他政策捆綁來增加收益,其投資可能才更具有吸引力。 比如,可以在有的地方,通過利用扶貧資金來投資建設光伏電站,借此使扶貧對象有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就不失為一種雙贏的模式。
“吃螃蟹者”增多 近期,不斷有個人建設光伏電站的報道見諸媒體。 來自陜西的媒體最近就報道稱, 該省漢中首家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據了解,該系統屬于村民自購設備,并利用自家住宅屋面建設,總投資5 萬余元,由20 塊250 瓦的多晶硅光伏組件和1 臺逆變器組成,發電容量為5 千瓦。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 該光伏發電系統夏季平均每天發電30 度、冬季15 度,年發電量在6000 度以上。 以此測算,上述電站需要近十年才能回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