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分布式光伏尚有諸多不足,但筆者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先行者們的不懈努力,以上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太陽能發電》雜志特約撰稿人:丁文磊
通過多次衛星發射直播時,我們時常能聽到“太陽能帆板”打開—— 這
盡管分布式光伏尚有諸多不足,但筆者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先行者們的不懈努力,以上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太陽能發電》雜志特約撰稿人:丁文磊 通過多次衛星發射直播時,我們時常能聽到“太陽能帆板”打開—— 這或許就是我們許多人此前對光伏發電的最初認識了。 實際上,光伏發電技術在上個世紀70 年代就已經基本成熟了,只是由于成本居高不下而一直都沒能走進普通人的生活。進入21 世紀后,通過技術革命以及規模經濟的降本效應,光伏發電正在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慢慢進入平常百姓家,這就是“分布式光伏發電(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分布式光伏發電只是因為能源利用方式的不同,在概念上特別與“集中式光伏電站”相對應。它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非常適合應用在城市、農村的居民住房屋頂以及工商業廠房閑置屋頂上。如此,每個加裝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的屋頂,實際上變身為一個個小小的發電站。使得每家每戶既是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是電力的生產者。 這完全打破了我們只能用電不能賣電的常規概念。 國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肇始于2009 年的“ 金太陽示范工程” 及“金屋頂示范工程(光電建筑示范應用項目)”。截止到現在,兩項工程共推進了4GW 以上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項目。不過,隨著今年6 月30 日上述政策的徹底退出,適用于新政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主宰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領域的舞臺。
尷尬的處境 為了推動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發展,自2012 年起短短的兩年時間以來,上至國務院,下至各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光伏政策。推動力度之大,羨煞其他產業。 不過,非常尷尬同時也非常值得深思的是,時至今日,無論是在電價較高的工商業屋頂,還是市場更為廣闊的民用屋頂,分布式應用的推進真可謂舉步維艱。 為了便于統一管理、集中示范, 國家能源局于2013 年8 月公布了全國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園區名單。但我們遺憾的發現,18 個示范區中至今開工者寥寥。 首先,是由于收益穩定性不佳。其原因在于,發電質量保障機制不足、屋頂業主合作動力不足、對國補資金及地方補貼到位信心不足、屋頂存續性及屋頂業主用電持續性的保障機制不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