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帶來的電力缺口可能將超過1000億千瓦時,而這幾無可能被尚未大規模發展的生物質發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補齊,因此光伏、風電裝機目標必然將上調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表示,8月中旬,發改委主任會議已經討論通過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
由此帶來的電力缺口可能將超過1000億千瓦時,而這幾無可能被尚未大規模發展的生物質發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補齊,因此光伏、風電裝機目標必然將上調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表示,8月中旬,發改委主任會議已經討論通過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考核辦法》),最后的修訂工作也在近期完成。下一步,這一文件將通過發改委提交給國務院進行批準。 根據這一《考核辦法》,各省市在其每年的總電力需求中,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后者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三項。 “配額制”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業內的一片歡騰。 一些分析機構據此測算,由此帶來的電力缺口巨大,可能將超過1000億千瓦時。而這部分缺口,幾無可能被尚未大規模發展的生物質發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補齊。因此,光伏、風電裝機目標必然將上調,以完成可再生能源的配額指標。 分析人士認為,中長期來看,光伏和風電的行業增速(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增速)將得到保障,預計至少高于電力需求增速(年均約6%-7%)一到兩個百分點。 而具體到光伏與風電的各自情況來看,與風電相比,光伏產業鏈較長,產業整體對GDP的貢獻相對也較大。不足是,在目前,新能源發展主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且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光伏制造業,因此這一優勢也并不是對所有地方都有吸引力。 此外,光伏的另一優勢在于可以與建筑結合,在用戶側就實現并網。 不過,對于光伏而言,其最大的劣勢,在于成本仍然要高于風電。 有媒體報道稱,在“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的制定中,面臨的一大壓力正是經濟性要求。2020年風電價格將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相當于風電從目前每度6毛錢降到4毛錢,太陽能從每度9毛多降到6、7毛錢。目前,風電價格降價已在醞釀,未來降價力度會更大。 因此,在“配額制”下,地方政府可以選擇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源中,光伏到底能獲取多大的份額,可能依然要取決于其本身降低成本的能力以及并網等多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