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貿易代表處官員夏尊恩(TimothyStratford)認為美國對中國新能源產品補貼政策進行301調查可能出現三種可能結果。
夏尊恩在10月29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第一種可能是調查演變成為WTO訴訟。即中美雙方并無意愿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對話和討論,結果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提出的申訴
前美國貿易代表處官員夏尊恩(TimothyStratford)認為美國對中國新能源產品補貼政策進行301調查可能出現三種可能結果。 不僅如此,訴訟的解決可能耗費長達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也會對全球各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第二種可能則是中美雙方就新能源產品補貼問題進行充分的雙邊磋商。夏尊恩介紹,WTO《反補償協定》中將補貼分為被禁止的補貼和可訴補貼兩大類,前者包括按照出口實際提供的補貼和因使用國內產品替代進口給予的補貼,如果被認定對國內產品進行了此類補貼,在WTO訴訟中將必輸無疑?稍V補貼盡管未被禁止,但如果被證明對其他WTO成員國的相關產業造成了損害或威脅,也會在訴訟中告負。 夏尊恩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雙方將首先通過磋商取消各自在新能源產業補貼中的被禁止條款?紤]到對于可訴補貼認定的復雜性,雙方很可能通過會談達成一系列在新能源補貼上的共識,從而解決此次貿易爭端。 第三種可能性則是化雙邊磋商為多邊磋商。包括日本、加拿大以及歐盟在內的很多國家均為本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制訂了相關的貿易補貼政策,如何處理這些政策與其他國家產業發展的關系也是各國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此次中美雙方的磋商與溝通也可能吸引其他國家加入,共同商討在鼓勵新能源發展的同時保護貿易自由的做法。 夏尊恩表示,在中美雙方盡全力解決這一問題之前,尚難以判斷何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最大。他向中方建議,希望中國政府了解美國政府進行此次301調查并非有意針對中國,而是對美國國內工人及其公眾對自身利益及就業感到擔憂的回應。因此,中美雙方都應該客觀看待此次調查,積極對話尋求解決辦法。 作為曾經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夏尊恩曾負責制定和實施美國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和蒙古的貿易政策,目前擔任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他認為,哪怕不是出于中期選舉臨近以及中美匯率爭端等方面的政治考慮,面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此次提出的長達五千余頁,羅列了大量證據的起訴書,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幾乎不可能拒絕這一調查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