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為資金奔忙的賽維LDK,傳出將以100億元的投資規模在內蒙古規劃產業基地。
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賽維原本計劃建設光伏電站,但地方政府希望賽維能加大上游投資,以帶動當地光伏業發展。而為了順利吸引投資,地方政府或采用每20億元投資,配置煤炭資源1億噸的方式
一直為資金奔忙的賽維LDK,傳出將以100億元的投資規模在內蒙古規劃產業基地。 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賽維原本計劃建設光伏電站,但地方政府希望賽維能加大上游投資,以帶動當地光伏業發展。而為了順利吸引投資,地方政府或采用每20億元投資,配置煤炭資源1億噸的方式,給予支持。 百億西進 “賽維將在呼和浩特建立硅料廠,初步計劃100億元投資,但是會分批實施,此外賽維也將在內蒙古自治區設立電站,該消息近期將對外披露。”10月25日,一位當地了解項目談判人士向記者獨家透露。 該人士稱,“其實賽維是有意在國內建設太陽能電站,而建設太陽能電站,通常可以獲得政府免費的土地和資源。對于當地政府來說,給了企業支持,也需得到回報,即希望企業投資多晶硅項目,以帶動當地產業鏈發展”。 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是投資光伏電站最好的時機,由于組件價格低落,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在10%-15%之間,而每10MW只需投資1.5億元。 目前,賽維在國內并沒有光伏電站項目。“此番在談的太陽能電站將建在內蒙古地區,尚待國家發改委批準,而多晶硅項目則會選在呼和浩特。”上述人士透露,此舉很可能為打包協議。至于投資資金,當地政府也將給予大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曾一度流傳賽維“破產”的消息。資金鏈緊張的賽維,以何種方式投資值得關注。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末,賽維LDK總資產70.56億美元,而公司總體債務為41.27億美元,短期債務為22.14億美元,第二季度毛利率僅為2.2%。 光伏行業當前正處于寒冬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透露,中國的光伏企業有1/3在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對于賽維來說,公司的硅料成本與市場銷售價相近,由于終端需求萎縮,上游市場交易量迅速下跌,公司利潤來源受限。此外,10月下旬,美國企業申請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欲征收高達100%關稅。 賽維近期已完成第三條5000噸/年硅料生產線的建設,總產能為1.5萬噸,希望在今年末全部達產。但成本問題仍待改善。 10月24日,路透社消息稱,賽維計劃年底前分拆多晶硅資產于香港上市,中銀國際、建銀國際、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正負責安排交易。公司原計劃借此籌資10億美元,但現在的行情可能只有2億到-3億美元左右。其在美股價,年初至今的跌幅達到70%。 資源換投資 記者向賽維核實該投資消息,公司表示暫時不便透露。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賽維在當地已經有員工,準備前期工作。地方政府意愿更為強烈,希望就此推動在呼和浩特土左旗地區的光伏產業。 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末,呼和浩特多晶硅生產能力要達到2萬噸,單晶硅達到2000兆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達到1000兆瓦,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太陽能并網發電裝機達到15萬千瓦,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 有消息稱,賽維在內蒙古的百億元投資,也將像其他西進的企業一樣,以當地政府“煤炭換投資”的方式進行。屆時,雙方會在一個共識之下,分別簽署關于投資和資源置換的項目協議。 據悉,在產業轉型的內蒙古,豐富的資源成為招商引資的誘人條件。公開資料顯示,內蒙古自治區查明煤炭資源儲量已經達到7323億噸,居全國首位。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資源管理的意見》(內政發〔2009〕50號),明確規定,一次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40億元以上的新建大型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項目可以配置煤炭資源,每20億元配置煤炭資源1億噸,一個項目主體配置煤炭資源最多不超過10億噸。 在此條件下,京東方計劃在鄂爾多斯投資220億,獲得當地不低于10億噸的煤炭資源。奇瑞汽車也計劃投資200億,獲得16.6億噸的煤炭資源。 這樣誘人的條件自然也吸引光伏企業前往,無錫尚德、保利協鑫等也積極前去“占位”。在拿到了煤礦后,企業也有了活絡的資金,可以轉賣采礦權,也可自行開采或與他人合營。“動輒百億的投資,企業哪能那么順利拿出,大多是地方政府對外宣布的,企業也不好說什么,不過,地方政府為了保險起見,也會在項目有了眉目后,再拿出煤炭資源,這些雙方在前期商洽時都會充分溝通。”一位已經在當地投資的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 10月16日,呼和浩特市長王波率領市委領導一行人與賽維董事長彭小峰座談,關注話題為“在呼和浩特建設多晶硅項目”以及“工程推進日程”,并前往賽維的車間考察。9月23日,彭小峰也曾率高管團隊前往呼和浩特洽談投資事項。對此,賽維公司表示不予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