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一份虧損6.88億元的2012年業績答卷后,億晶光電控股股東荀建華的持股面臨兌現盈利補償后被大幅稀釋的窘境。于是,原本需合計讓渡1.5億余股的億晶光電重組股東,給出了無償轉送2620萬股等一攬子利潤補償替代方案,試圖維持公司經營穩定。然而,這一切尚需5月17日股東大會上股東們的點頭。
利
在交出一份虧損6.88億元的2012年業績答卷后,億晶光電控股股東荀建華的持股面臨兌現盈利補償后被大幅稀釋的窘境。于是,原本需合計讓渡1.5億余股的億晶光電重組股東,給出了無償轉送2620萬股等一攬子利潤補償替代方案,試圖維持公司經營穩定。然而,這一切尚需5月17日股東大會上股東們的點頭。 利潤補償替代方案大幅縮水 億晶光電發布業績前,通過資產重組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的荀建華及除建銀國際光電(控股)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3位重組股東發函請求,協商變更利潤補償方式及解除原有利潤補償協議。 上述股東以公司身處光伏產業危機之中為由,希望將利潤補償方案變更為:其一,上述股東以股份質押為上市公司銀行借款提供擔保;其二,上述股東向其他股東按該等股東持股總數2.62億股采用每10股送1股的方式無償轉送股份合計2619.71萬股,公司稱這相當于原利潤補償方案縮股或送股4417.01萬股;其三,延長股份鎖定期3年;其四,在一定數值內不參與利潤分配。 然而,這一變更補償協商遭到了流通股東的反對。有股東質疑,“重組股東本應當承擔的是1億股以上的股份讓渡,現在僅拿出2000多萬股了事,這不是賴賬么?”根據億晶光電測算,重組完成至2012年末,實際盈利值與預測數相差8.8億元。照此測算,此次要求更改補償方案的荀建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注銷或送出股份1.5億余股,占其目前持股的近7成。 重組股東在臨近兌現業績承諾補償時端出如此變更方案,似乎也是形勢所逼。2012年末,荀建華作為億晶光電控制方持有上市公司1.92億股,持股比例為39.56%,與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46.08%的股權,一旦依據原補償方案實施,那么上述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將降至21%。 無怪乎億晶光電在公告中指出,巨大的業績差額已遠超乎合理想象,亦已超過業績承諾人可以合理承受的范圍;而且,這只是2012年的補償情況,如果億晶光電2013年度仍無法實現承諾利潤,則承諾人持股比例將進一步降低,甚至可能出現持股為零的情況。 變相減持不手軟 公司現階段獲取資金來源單一,資金壓力巨大,危機迫在眉睫;保持公司控制權是公司穩定運營的必要條件……對于利潤補償方式的變更,重組方給出了一系列的理由。然而,荀建華作為重組方補償流通股東之心究竟有多誠呢? 從2012年7月起,齊魯證券慈溪天九街證券營業部先后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拋售億晶光電4558.32萬股,套現4.52億股。從定期報告披露的股東名單來看,上述減持正是億晶光電前控制方陳海龍及一致行動人所為。而根據此前的重組方案,陳海龍等所持有的3300萬股需轉讓給荀建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如無法完成轉讓,陳海龍等人則需將上述持股進行轉讓,并將稅后收益支付給荀建華等人。而上述實際上歸屬于荀建華等人的持股在今年1月21日解除質押,并隨即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出現了9筆來自齊魯證券慈溪天九街證券營業部的拋售,合計拋售量為3128.32萬股。上述拋售所獲得的近3億元收益,依重組方案界定應屬于荀建華等人。 荀建華一方面通過陳海龍的減持落袋3億元,一方面以持股處于限售期為由,企圖將作為利潤補償的2620萬股拖延至2014年年底才予以實施,如此兌現盈利承諾,似乎不算“厚道”。 也正因如此,有流通股東對于重組承諾方業績補償方式變更的反對聲強烈,并計劃聯手在5月17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否決這一議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