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年沖擊上市未果的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今又卷土重來,招股書預披露稿顯示其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00萬股,并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計劃募資約3.87億元,用于高純工藝系統模塊化生產項目、醫藥類純水配液系統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
近日,去年沖擊上市未果的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今又卷土重來,招股書預披露稿顯示其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00萬股,并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計劃募資約3.87億元,用于高純工藝系統模塊化生產項目、醫藥類純水配液系統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報告期內負債總額呈上升趨勢,從2011年負債總額11985.51萬元猛增至2013年的21557.78萬元,增長額約為9572萬元,增長率達到79.87%。 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報告期內增速迅猛,其中2011年應收賬款余額為7881.63萬元,2012年增至1.32億元,增幅達68.07%,2013年增至1.89億元,增幅達42.72%。 招股書提示,光伏行業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如未來欠款客戶集中出現重大經營風險致使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將給公司造成重大壞賬損失,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降超過50%。 業內人士稱,至純科技的銷售收入與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密切相關。如果相關下游行業同時出現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大幅萎縮,將可能導致其業績出現較大下滑。 記者就此致電至純科技董秘辦,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負債和應收賬款猛增 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成立于2000年,目前注冊資本1.56億元,實際控制人為發行前持有48.72%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蔣淵。 至純科技主要為電子、生物醫藥及食品飲料等行業的先進制造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以生產工藝中的不純物控制為核心,主要應用于電子行業的摻雜、光刻、刻蝕和CVD(MOCVD\PECVD)成膜等工藝環節和生物醫藥及食品飲料行業的配液等工藝環節。 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報告期內負債總額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1年負債總額為11985.51萬元,2013年猛增至21557.78萬元,增長額約為9572萬元,增長率達到79.87%。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11年的41.07%,降至2012年的30.76%后,在2013年猛增至50.22%。 對此,至純科技解釋稱,報告期內負債總額增加主要是銀行借款增加,隨著業務規模擴大,用來補充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所致。 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和凈額在報告期內增速迅猛,其中2011年應收賬款余額為7881.63萬元,2012年增至1.32億元,漲幅達68.07%,2013年再漲至1.89億元,漲幅達42.72%。 對此,至純科技解釋稱,2012年應收賬款余額的增加主要系因為受光伏行業調整的影響,光伏類客戶回款放慢所致。截至2012年底,至純科技光伏類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為8,044.71萬元,其中56.44%的賬齡在1年以上,非光伏類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為5,202.26萬元,其中21.57%的賬齡在1年以上。 應收賬款凈額也一路看漲,2011年為7341.51萬元,2012年漲到約1.11億元,漲幅達50.69%,2013年進一步漲到約1.62億元,漲幅達46.02%。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凈額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7.19%、46.59%、45.43%,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5.15%、40.33%、38.04%。 招股書提示,雖然公司已通過采用更為謹慎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加強催款、簽訂以貨抵債合同等多項措施,控制應收賬款壞賬風險,但是光伏行業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仍然較大。如未來欠款客戶集中出現重大經營風險致使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將給公司造成重大壞賬損失,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降超過50%。 光伏行業蕭條業績受累 記者了解到,至純科技去年沖擊上市未成,系因受累業績波動,不符合業績持續增長的條件而主動申請終止審查。今次再度沖擊上市,披露數據顯示其似乎仍未能完全擺脫光伏業蕭條帶來的業績陰霾。 招股書顯示,至純科技2011年的客戶中光伏業占到77.22%,至2012年該比例迅速降至13.93%,到2013年進一步降至7.08%,與此同時,醫藥行業的客戶占比從2011年的2.64%迅速上漲至2013年的57.16%。 對于一年就把主要客戶從光伏行業切換到醫藥行業的巨大改變,至純科技解釋稱,因為2012年光伏行業進入調整期,發展停滯,需求不旺,不利于公司獲利,便將客戶重點轉移至非光伏行業。 然而,這樣的大舉調整似乎還未給其業績帶來預想的改觀。2011年至2013年的凈利潤呈現下行趨勢,分別為3522.79萬元、2445.60萬元、2548萬元。其中2012年相比2011年下降1077.19萬元,降幅達到30.58%,2013年實現凈利微增,增幅只有4.1%。 對此,至純科技解釋稱,2012、2013年度業績較2011年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光伏行業客戶需求突然萎縮并出現付款困難,導致發行人光伏行業銷售收入驟降且壞賬準備大幅上升。2013年,隨著公司在醫藥等非光伏行業市場取得增長,公司的銷售收入與經營業績有所回升,但是未來仍然存在經營業績下滑超過50%的風險。 業內人士稱,至純科技的銷售收入與下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密切相關。雖然其客戶涵蓋了泛半導體、光纖、醫藥食品等需要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制程污染控制的先進制造業的大部分領域,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但如果相關下游行業同時出現固定資產投資需求大幅萎縮,將可能導致其業績出現較大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