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個光伏行業處于寒冬時,中環股份卻保持著強烈的擴張欲望。公司今年8月宣布將作為第一大股東,在內蒙古參與建設號稱“全球最大光伏電站項目”的7.5GW裝機容量光伏電站。當時立刻引發市場關注。然而記者發現,盡管有國資“接濟”,但與其宏大的投資計劃和運作方式相比,公
當整個光伏行業處于寒冬時,中環股份卻保持著強烈的擴張欲望。公司今年8月宣布將作為第一大股東,在內蒙古參與建設號稱“全球最大光伏電站項目”的7.5GW裝機容量光伏電站。當時立刻引發市場關注。然而記者發現,盡管有國資“接濟”,但與其宏大的投資計劃和運作方式相比,公司未來的“錢景”飄忽難料。
遭光伏“綁架”:負債率急升
2007年4月登陸中小板時,中環股份還是家專門生產半導體分立器件的企業。不過,公司總投資6.1億元的IPO項目——“6英寸0.35微米功率半導體器件生產線”卻連續虧損。據悉,該項目2009年4季度開始規模化生產,但2009-2011年分別虧掉6131.06萬元、3619.90萬元和3950.95萬元。
中環股份把寶押在了光伏上,2009年投資組建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從事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硅生產。那是光伏業最為風光的一段時間,“半路出家”的中環股份也跟著沾光。
記者發現,2010年,中環全年實現營收13.09億元,同比增長135%;實現凈利潤9753萬元,同比增長207%。2011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進一步爆發,實現收入14.75億元,實現凈利1.85億元,分別同比大增215%和1114%。
甜頭讓中環股份更加信心膨脹,藐視風險。2011年5月,公司拋出定向增發預案,擬募集最多11億資金投資“IGBT及光電子器件用區熔單晶硅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以及“綠色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硅材料產業化工程二期項目”。
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引爆的需求下滑、國內產能過剩,讓光伏行業的形勢急轉直下,價格暴跌、庫存激增問題一下子爆發。中環股份的增發由此折戟。
“中環股份擴產單晶硅片產能的資金消耗很大,投入了20多億,造成資金極度緊張。”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去年的時候,公司曾經考慮過發債,后來又計劃從二級市場上再融資,但都失敗了。”
已經被光伏辦“綁架”的中環股份不得不從一系列的擔保貸款、控股股東提供的委托貸款中獲得融資,但這樣做的結果是負債急劇攀升。記者注意到,2011年底,公司合并口徑的資產負債率高達70.77%,遠高于同行業45%的平均水平。
33家銀行排隊:月月得還債
財務危機下,中環股份很快拋出了新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今年6月,公司宣布將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5億股,發行價不低于12.29元/股,募資不超過19億元,其中12.22億元擬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
中環股份的還款壓力異常沉重。12.22億元的還款明細,列明了中環股份及子公司一共欠下多達33家銀行的借款。
記者發現,12.22億元借款按到期時間計算,公司2012年6月有1單,7月有2單,8月有7單,9月有10單,10月有1單,11月有3單,12月有1單。其余的銀行欠款,最遲還款期限在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