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的持續貶值已經對印度太陽能市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數據顯示,盧比本季度已貶值9%,創下歷史最大跌幅。而這也令印度太陽能市場損失超過6700萬美元。由于印度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盧比的持續下跌大大增加了開發商的成本。
 
“毫無疑問,盧比貶值讓印度太陽能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激增,企業必須想辦法填補這筆憑空增加的開支。”Welspun總經理溫內特·米特爾說。 成本的降低是近年來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然而印度太陽能產業已經無法享受這項福利。由于盧比下跌,印度太陽能成本不僅沒有繼續下降,反而出現了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月,印度太陽能電池板成本價格結束了持續兩年的下降,首次出現增長,當地太陽能企業備受打擊。 作為印度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Moser Baer表示,他們僅今年前三個月凈虧損就高達45.9億盧比,比去年同期增長44%。Lanco的財報顯示,公司虧損額同比增長近10倍。太陽能企業慘淡的經濟狀況與印度蒸蒸日常的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盧比貶值放大市場弊端 事實上,不僅是太陽能市場,盧比的疲軟已經成為印度整個可再生能源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威脅。近十年來,印度經濟高速增長,但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卻遠沒有趕上其經濟發展的腳步。由于政府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盧比自今年3月底便一蹶不振。盧比的持續貶值對太陽能市場的打擊最為明顯。 來自41位分析師和策略師的綜合預測稱,到今年年底盧比將增值8.5%,與美元比率達到55:1。但這一預測并沒有給市場帶來多少樂觀情緒。印度太陽能開發商Azure Power首席執行官Inderpreet Wadhwa稱: “太陽能零部件進口的減少會對印度市場產生根本性影響,但目前沒人能夠擔保盧比能夠在短期內回升。如果不加強風險管理,企業的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 今年2月,Azure Power宣布擴大其拉賈斯坦邦Nagaur 5兆瓦設施,額外建設35兆瓦。擴大項目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獲得美國進出口銀行7000萬美元的貸款。美國進出口銀行在2011年7月就為該項目提供了1600萬美元貸款,而該電站采用的薄膜光伏組件正是來自美國知名太陽能企業First Solar。 雖然印度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太陽能發展計劃,近兩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缺乏資金始終是一大難題。企業在項目開發時需要大量貸款,盧比的貶值無疑帶來了更大的還貸壓力。加上缺乏本土太陽能制造企業,產品依賴進口,每年印度需要花費大量資金進口太陽能電池板等零部件。盧比近來的大跌,正放大印度太陽能市場的這兩個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