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對于電站資產評估方法的分歧,將不利于交易的達成,隨著裝機存量的逐年擴大,電站退出已勢不可免,如何解決上述分歧變得越來越急迫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有公開信息顯示,中國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
資料顯示,此前,太陽能電力已從中利騰暉收購了甘肅嘉峪關100MW地面光伏電站及青海共和20MW地面光伏電站。在此基礎上,太陽能電力擬進一步收購中利騰暉待建的西部3 0MW地面光伏項目。 根據當時中利科技的公告,此次電站的轉讓方式為,將其持有上述兩座電站的項目公司100%股權全部轉讓給太陽能電力。在具體的收購價格方面,此次被轉讓的項目公司的股份轉讓價格為1000萬元,這與其注冊資本1000萬元一致。 無獨有偶,在航天機電的電站項目轉讓中,也采取了以凈資產定價的方式。 根據航天機電發布的公告,為確保公司光伏電站的滾動開發能力,公司擬通過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持有的高臺縣太科光伏電力有限公司100%股權。 資料顯示,高臺太科是航天機電全資設立的光伏電站項目公司,該公司承擔了甘肅省高臺縣高崖子灘50MW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該項目已獲甘肅省發改委核準批復。 航天機電公布的數據還顯示,截至去年年底,高臺太科資產總額為3.15億元,凈資產為1.06億元。而此次高臺太科50MW項目的轉讓價格則不低于其凈資產估值1.18億元,這較其現有的1.06億元的凈資產有著約1100萬元的溢價。 評估方式分歧 不過,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組件市場價格不穩定的情況下,將凈資產作為電站資產評估的方法,并不利于電站交易的達成。 “在組件價格下降的情況下,新建一個電站的成本肯定要低于已建成電站。如果已建成電站以凈資產來定價,誰愿意接受就首先成為難題。”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