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項目擬建設周期為同行業3倍
有專家認為,當參與此次上市公司定增的新晉股東所持股份解禁時,150MW的屋頂光伏項目距離建成尚有2年,若那時項目預期收益產生變化,或引發上述股東的減持,唯有對新能源前景充滿希望的普通投資者可能受害
&
而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中天科技為項目設定了長達3年之久的建設周期。 “根據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常規流程,在獲得地方政府備案通知后,開發商還需經歷與屋頂業主簽訂屋頂租用和合同能源管理協議、與電網公司簽署并網意向書、獲得接入電網系統批復等幾個較為關鍵的環節,方可啟動電站建設。”一位頗具光伏電站開發經驗的項目經理向介紹,“事實上,這看似冗長的過程,如今已在國家大力扶持光伏業的背景下化繁為簡。只要與地方政府達成了投資協議,在手續完備的情況下,相關申請一經遞交,很快便可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復(如接入電網系統批復等)”。 在他看來,“流程中只有與屋頂業主簽訂屋頂租用和合同能源管理協議比較麻煩(因需面對多位業主),但由于該項目(指中天科技分布式光伏項目)系‘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想必因政府已提前與業主有過意向協商,其工作量也不會太大。如果我們開發這一項目,最快的話,6個月至8個月便可辦理全部手續并完成建設,實現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余量上網’”。 募投項目存兩大疑問 文至此時,此番中天科技非公開發行A股方案里的“主角”——150MW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留給了人們起碼兩大疑問。 其一,為什么公司不追求更高的資本金收益率,而選擇全額以自有資金投資?其二,在所有開發者都希望電站早日產生效益,且可以實現6個月至8個月完工(相關手續及建設)的基礎上,公司又為何將其建設周期,設為幾倍于常態的3年呢? 對此,有業界人士向記者介紹稱,“分布式光伏發電不同于商業模式更為清晰的光伏地面電站,由于其存在屋頂產權、電費收繳責任歸屬等不確定性或風險,時至今日,諸多銀行基于風控考慮,仍不愿給予此類項目貸款;次之,雖然中天科技該項目為‘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但其也需根據有關規劃逐步展開。例如,項目有多少裝機容量能列入當年地方新增光伏計劃等,都將拖累其建設進度”。 不過,“即便事實如此,中天科技卻未在‘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及‘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對募投項目所面臨的上述諸多不確定性及風險進行提示,始終難辭其咎。”上述業界人士向記者補充道。 另外,業界人士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地方發改委對光伏發電項目的備案有效期僅為1年。所以,我始終不相信有人愿意把一個150MW的項目建設周期拖3年之久(超1年未建設,備案將無效)”。 中天科技公告顯示,此番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為不超過 10 名的特定投資者。而所有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之日起 12個月內不得轉讓。 這意味著,1年后,當參與此次上市公司定增的新晉股東所持股份解禁時,中天科技150MW的屋頂光伏項目距離建成尚有2年時間。“如果那時募投項目的預期收益產生變化,有可能引發參與本次定增的新晉股東減持。而此時的上市公司已將巨額募資順理成章地收入囊中,唯有對新能源發展充滿希望的普通投資者可能受害。”上述業界人士認為。 不得不說,新晉股東們短短12個月的股份鎖定期,卻匹配了一個建設周期長達3年的募投項目……,整個事件如何發展,記者將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