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思想家,我是實踐者。我和他玩笑,說我做得比他說的還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有英文版時,漢能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就被杰里米·里夫金書中的觀點觸動。
在曾經的一次視頻對話中,現場主持人向視頻中的里夫金這樣介紹李河君:這
2013年7月,被稱為光伏國八條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直接開啟國內市場的火爆商機;加之國家之前出臺的并網政策,合力提升了國內市場的投資預期;截至今年7月底,國網經營區域光伏發電并網同比增長134%。 在新一輪的產業進程中,漢能的步伐還在加快。 李河君告訴記者,漢能已完成全產業鏈的整合。其中,光伏上游即高端裝備環節的業務一直保持優異業績;光伏下游發電項目業務主要是以項目的形式運作,其中以柔性薄膜產品為代表的應用項目盈利空間更大一些;而中游組件生產環節加快工藝升級,隨著規模經濟效應的逐步展現,經營業績將持續改善。 “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我們往往高估了1—2年的變化,而低估了10年的變化’,未來光伏產業的發展將遠超我們的想象。”李河君判斷,到2020年國內光伏裝機量至少超過100GW吧,全球市場裝機量超過500GW。 并購掉技術壁壘 “有人說你在‘抄底’,也有人說你在‘豪賭’,還有人說你是光伏行業真正的‘隱形巨頭’,這三種稱謂你喜歡哪一個?你是否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彭曉峰或施正榮呢?”在去年底央視的一次節目錄制現場,有網友向李河君發出這樣的提問。 在“抄底”、“豪賭”、“隱形巨頭”中李河君選擇了“抄底”:“對于漢能來講,逆勢擴張不只是規模上的擴張,那樣沒有意義,核心還是技術上的擴張。” “如果一些有規模的光伏企業也受到大的威脅,說明本身的技術升級還是不夠。”尚德、賽維的敗案中,李河君顯然找到了“命門”所在。“漢能要在新能源領域、特別是光伏領域保持競爭力,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在核心技術上保持全球領先。” 新能源改變了傳統的能源競爭方式,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其核心競爭方式與傳統能源相反,不是資源競爭,而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也是基于這樣的判斷,漢能開始了對全球薄膜技術的整合行動,并陸續完成了對全球三家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的收購。 2012年9月25日,漢能收購德國Q-CELLS子公司、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制造商Solibro。該企業的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全球最高的模組轉換效率;2013年1月9日,漢能完成對美國企業MiaSol的并購,使漢能獲得全球轉化率最高的銅銦鎵硒(CIGS)技術。2013年7月25日,漢能再次成功并購美國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