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有志于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利用項目備案權限的下放構建自身競爭力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或將是對其發展分布式決心的一大檢驗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
而在備案制的背景下,涉及眾多部門的繁瑣流程,則成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發展的最大制約。根據目前一些大型電站的項目審批流程來看,僅在項目立項階段,涉及到的部門就包括規劃、環保、安監等近10 個部門。在項目建設以及并網階段,又還涉及諸多部門的審批意見,包括工程施工許可、人防審核意見、 建筑工程消防設計防火審核意見等等。 比如,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給出的項目備案基本條件為,由甲級資質工程咨詢單位編制備案申請報告,報告中應載明項目建設單位、規劃選址情況、電網接入條件、電力市場需求分析、社會風險分析、項目場址連續一年以上的實施太能用輻射數據分析等內容;盟市級維穩部門出具的項目社會穩定低風險認定意見。 丁文磊介紹說,對于安裝規模在200KW 這樣的小型分布式項目,現在已經不需要“路條”了,可以直接拿著設計方案去發改委備案。但對于規模再大一點的項目,還是需要備案,并要申請多個批文和手續。 除了涉及各個環節如此復雜的手續是否取消等問題外,由于各地缺乏統一規范的備案與申報流程,同時在一些關鍵的政策上也存在著相互推諉和扯皮的現象——比如有些地方的電網公司就要求發改委先出具備案文件,而發改委則又要求電網公司先出具接入方案,則更加使得投資者在并網及補貼申報中無所適從。 國家能源局此前早已經表示,鼓勵地市級或縣級政府結合當地實際, 建立與電網接入申請、并網調試和驗收、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相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竣工驗收等一站式服務體系,簡化辦理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 有分析人士認為,對那些有志于發展分布式光伏的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利用項目備案權限的下放構建自身競爭力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或將是對其發展分布式決心的一大檢驗。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出臺詳細、透明的政策,并能夠通過公開渠道得以查詢,這樣才有利于擴大項目的推介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他建議。(張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