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光伏等新能源的表述來看,使用“加強”這樣態度堅決的表達,可視為對風、光等新能源的再一次明確的扶持信號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再次進入決策層扶持視野。
&nbs
從對光伏等新能源的表述來看,使用“加強”這樣態度堅決的表達,可視為對風、光等新能源的再一次明確的扶持信號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再次進入決策層扶持視野。 在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提出要加強風能、太陽能發電基地和配套電力送出工程建設。 對此,有評論認為,從對光伏等新能源的表述來看,使用“加強”這樣態度堅決的表達,可視為對風、光等新能源的再一次明確的扶持信號,并將其繼續定位為煤電的主要替代者之一。 評論稱,近年來,中國風電和光伏裝機雖已有大幅增長,但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發電量方面,2013風電占比僅為2%,光伏只有0.16%,顯然,這一比例依然太低。除了政策給予扶持之外,西部大型風光能源基地的外送通道也急需打通。 而打通外送通道,正是此次國家能源委員會給予光伏行業的第二個利好。 此次會議提出,要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今年要按規劃開工建設一批采用特高壓和常規技術的“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降耗增效。
“棄光限電”或將緩解 今年年初,國家電網提出了“6交4直”10條特高壓的建設計劃,并將對電網投資3815億元。但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國網在特高壓項目上的投資計劃一般都難以按照預期完成。例如,2013年,國網提出開工“四交三直”七條特高壓線路,但全年只有“福州至浙北”一條特高壓交流開工。 不過,在水電、風電送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爭議較少的直流特高壓和常規外送線路,或有可能首先獲得批量建設。這將引領千億投資市場。 另有消息則稱,國家電網已定下年內開工建設“兩交兩直”特高壓線路的目標,分別為: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漢交流工程;寧東——浙江、酒泉——湖南直流工程。 由于技術、經濟、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對于交流特高壓的爭議,仍然存在。 而就在此次國家能源委會議召開三天后的4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復,進入項目建設階段。 這是年內第一條獲批建的特高壓線路。 據了解,該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全長759.414公里,總投資額逾260億元,預計2017年10月全線竣工。屆時,它將與2013年投運的皖電東送南環工程形成長三角受端環網,進一步提高接納安徽東送電力的能力,也為未來承接錫盟——泰州的特高壓直流電力奠定了基礎。 報道稱,由于在技術、安全性以及經濟性上存在爭議,國內特高壓建設特別是交流特高壓建設一直非常審慎,進展緩慢。“但現在,在政府的明確表態下,這一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對此,東北證券發布的報告認為,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重點強調了未來將繼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對于光伏,強調了大型電站上網輸出問題。未來國內大型光伏電站電力輸出有望持續改善,光伏行業基本面繼續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