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光伏等新能源的表述來看,使用“加強”這樣態度堅決的表達,可視為對風、光等新能源的再一次明確的扶持信號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再次進入決策層扶持視野。
&nbs
分布式基調未變 近日,國家能源局還表示,將簡化發電類電力業務許可證申請。其中,包括豁免能源主管部門以備案(核準)等方式明確的分布式發電項目;項目裝機容量6兆瓦(不含)以下的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項目。 2005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電力業務許可證管理規定》就明確規定,企業在國內從事電力業務,必須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此舉是借鑒歐美等國家電力市場的改革經驗,通過電力業務許可制度對電力行業實行調控。 而在2013年12月,國家能源局已將電力業務許可證核發職責下放到了其派出機構。能源局此次發文豁免部分發電項目業務許可,再次減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國家能源局浙江監管辦調研發現,即便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和經濟因素可行,由于行政成本過高,居民很容易放棄光伏發電的安裝和使用。 因此,此次豁免部分分布式發電的業務許可證,無疑有助于促進分布式光伏的發展。 不過,對于分布式而言,也不全是好消息。此前一直傳言不斷的分布式電價補貼可能上調,被明確否認。 在近日召開的2014光伏電站投資與金融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明確表示,目前有一部分企業認為分布式項目0.42元/Kwh的補貼偏低,希望增加,但“這是不可能的”。 他同時表示,未來分布式領域應多開發全部自發自用和自建自用的項目,并希望銀行對于這部分項目給予優惠的貸款政策。 此前,業內預期能源局會將分布式光伏補貼提高至0.60元/千瓦時以上,這意味著40%以上的上調比例。 梁志鵬說,政策制定的目標,不是把0.42元/kwh的補貼覆蓋所有用戶,主要是針對大工業用戶以上的用戶,首先讓他們來使用光伏。國內有3億千瓦的市場規模,如果全部需要電價補貼,則補貼肯定不夠。所以,要讓補貼強度最低、效用最好的用戶覆蓋到。 “根據之前對金太陽項目用戶的分析,發現完全自發自用的用戶占到總數的60%。”對此,有分析報告認為,調價傳聞被否,預示著能源局對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基調,仍是以工業用戶自發自用為主,其發展主基調并未改變。 該報告還認為,前期,能源局已在全國展開了調研,預計年中會對分布式光伏相關政策作出一定調整。(張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