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美國再次祭出的“雙反”,以及其他國家的可能效仿,或將為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蒙上陰影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
雖然面臨著“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尷尬處境,美國商務部還是公布
根據進一步信息,此次被征收反補貼稅的光伏產品不僅涵蓋太陽能電池,還包括了太陽能電池板。這也被外界認為是針對2012 年的堵漏行為。 對于為何再次向美商務部提出“雙反”調查申請,SolarWorld表示,在2012年的“雙反”中,許多中國出口商將電池的生產外包到其他地區,特別是臺灣,然后在中國大陸將其組裝成電池板,從而規避了前端環節的關稅。 根據美“雙反”調查程序,預計上述反補貼稅的初裁結果將在8月18日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批準,隨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將花費45天左右的時間對這些關稅進行評估,最后決定將在10月3日左右做出。 與此同時,預計美國商務部將在7月25日宣布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額外反傾銷稅。
“內外”一致反對 對于美國再次啟動“雙反”調查,中國機電商會作為中國光伏產業代表,表示強烈反對。 機電商會表示, 美國政府在2011年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后,又一次對同類產品發起“雙反”調查,明顯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違反了公平貿易、自由競爭的原則,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 機電商會還指出,此次“雙反”調查在一些重要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產品范圍認定違反了美國商務部的通常做法。在中國企業積極進行抗辯并提交了有力證據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擱置對產品范圍這一根本性問題的最終決定,倉促做出反補貼初裁。這是一種草率的、不負責任的做法,對中國企業的合理利益造成了不正當的傷害。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評稱,即便從其自身考慮,作為幫助美國太陽能產業的一個嘗試,征稅也沒有抓住要領。美國太陽能產業的16.5萬個工作崗位中,只有五分之一是在制造業。剩余職位分布在諸如安裝、銷售和項目開發等環節,它們的興盛有賴于中國的廉價太陽能板,如果太陽能系統成本升高,將威脅到這些職位。
重創技術進步 美國此次“雙反”調查,會否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仍然值得擔憂。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日本各家銀行也采取了類似的保護性措施,拒絕向日本新的光伏發電項目提供融資,除非這些項目使用日本公司生產的光伏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