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能電池片效率的行業標準逐漸接近20%,技術驅動的支出將逐漸增加,一些有核心技術的裝備制造企業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的緩慢復蘇,讓光伏裝備制造業企業重新看到了前
資料顯示,陜西有色光電是以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與陜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組建的新公司,以全力打造有色集團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硅材料及光伏產業為主體。 根據該公司的發展規劃,將在西咸地區征地1000 多畝建設1GW太陽能光伏電池項目。該項目將采用垂直整合方式進行,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將投入50億元建設500MW光伏垂直一體化工程,形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晶錠/硅片/電池片/模組生產線。屆時,該項目將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提供8000多個就業崗位,成為陜西有色新興重要企業,為千億有色目標實現和陜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陜西有色光電總經理范江峰表示,與那些原有光伏制造業企業相比,陜西有色光電可謂是輕裝上陣,可以確保其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有更多的靈活嘗試,這為提升產品的效能和降低運營管理成本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陜西有色光電外,其他宣布進行擴產或者新建產能的企業還包括阿特斯等,其擴產項目大多集中在組件、電池等環節。 NPD Solarbuzz則認為,在今年下半年,太陽能光伏終端市場的需求將達到45GW的行業有效產能水平,這將標志著為期兩年的資本支出衰退正式結束。隨后,光伏制造商將迅速規劃新增產能,這將最終推動設備供應商收入出現強勁反彈。 數據顯示,由于2012年光伏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產業發生重組,導致2013年光伏廠商的資本支出預算被擱置。在2013年,太陽能光伏廠商(包括硅錠、硅片、電池片、組件和薄膜面板的制造商)的光伏設備支出達到了8年來的最低水平,僅為17.3億美元。這與2011年將近130億美元的周期峰值形成鮮明對比。
技術驅動時代 集中了絕大部分光伏制造業市場份額的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了裝備制造企業的重點關注對象。 “對于Tempress 公司而言,除了提供相關領域的設備外,我們更大的優勢在于將專利工藝技術融合在設備中。”Albert Hasper表示,在擴散爐領域,Tempress公司提供的性能穩定的設備以及奇元裕Kromaxd 提供的技術服務,客戶可以確保其發射器維持穩定的高電阻率水平。 Tempress公司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Amtech 集團的成員企業,其生產的擴散爐在全球光伏市場的占有率在30%以上。此外,Tempress還生產量產型PEVCD設備,提供光伏電池生產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