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不僅表現在對于世界杯的贊助上,更為重要的是,英利近年來奉行的逆勢擴張、低價競爭、產業一體化的邏輯,也與其期望值存在相當巨大的差距
來源:經濟觀察報 記者:萬曉曉
2014年世界杯決賽終場哨
扭虧乏術 英利更多將虧損歸結于行業環境導致的市場起伏,但事實上,即使在行業已經回暖的今天,英利亦未能證明其有根本性的改變現狀的能力。 自去年開始,中國五大光伏企業中,英利競爭對手晶科、晶澳、阿特斯相繼實現季度扭虧。而英利不僅全年重虧,今年第一季度繼續凈虧損高達5500萬美元。同期,行業“老二”天合光能則實現凈利潤2700萬美元,A股32家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有八成實現盈利,半數凈利潤同比實現翻番。 很顯然,英利和同行們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五大光伏企業中,僅有英利一家繼續虧損。 英利償債的風險仍在持續加大,今年第一季度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2億美元,短期借款增加至12億美元,負債率持續高升至93.7%。 更重要的是,在今年第一季度,英利尤其在意的行業出貨量“老大”的地位,讓位于晶澳。出貨量的下降,則意味著市場份額、行業地位的動搖。畢竟,在資本市場,投資人只愿意給行業領導者更多的溢價。 規模效應的減弱,對產品的議價能力也帶來影響。為此,在毛利率普遍得到改善的第一季度,英利毛利率為15.7%,仍遠不及晶科24%、天合光能20%的毛利率。 “毛利率反映的是公司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顯示的是競爭優勢,而營業成本則顯示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多位券商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報,他們“已經很久不再關注英利”。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他們看到,英利的營業費用在持續上升。今年第一季度,英利營業費用高達8900萬美元。“通常管理費用占總營收的5%是正常的,而英利則到了8.3%”,上述券商分析師指出。去年年底,英利營業費用也高達4.3億美元。 “英利公司接下來會面臨更嚴峻的局面,盡管已經采取多種措施減虧,但并不能在短期取得實質性效果。”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此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