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會成為進一步刺激中東部地區發展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的催化劑,而受土地等資源的限制,分布式則將成為其最理想的選擇 盡管很像“扶不起來”的阿斗,但分布式仍然獲得了官方力挺! ≡凇扒Ш羧f喚”之后,國家能源局終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此外,《通知》的另一大亮點在于擴大了分布式的認定范圍,將在地面或利用農業大棚等無電力消費設施建設、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東北地區66千伏及以下)、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千瓦且所發電量主要在并網點變電臺區消納的光伏電站項目,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執行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 此條措施,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投資此類項目時所需要的程序。比如,《通知》就規定,對于前述項目,電網企業按照《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的第十七條規定及設立的“綠色通道”,由地級市或縣級電網企業按照簡化程序辦理電網接入,并提供相應并網服務。 有報道稱,在“十三五”中有關新能源發展的相關規劃中,在光伏發電方面,定調為擴大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有序推進光伏基地集中開發,未來分布式將占主導。 東部地區未來可期 盡管光伏尤其是分布式獲得了中央高層以及能源主管部門的大力扶持,但由于其涉及到的部門眾多,僅靠一兩個部門的支持,顯然并不能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 這在此次《通知》中也有所反應,雖然相關的扶持條款多達15條,但更多的措施在落實時還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和支持。 而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對分布式最大的利好,則來自于近期傳出的與配額制有關的信息。 根據業內流傳的信息,在配額的指標分配方面,將要求東部地區政府承擔更多發展新能源的責任。這就意味著,東部地區每年需要更多的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以完成任務指標。 從現有選擇而言,盡管東部政府也可以從西部地區輸送新能源電力,但鑒于當前輸送能力的現實,短期看很難滿足此一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自主發展新能源,就成為不二選擇。 這可能會成為進一步刺激中東部地區發展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的催化劑,而受土地等資源的限制,分布式則將成為其最理想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