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Manz召開發布會,宣布將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驗轉換率由此前的20.8%提高至21.7%,較多晶硅實驗轉換率1.3%。提高轉換率能助薄膜戰勝晶硅么?記者就Manz的發展戰略和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專訪了Manz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副總裁Claus Kuhn博士 21.7%。這是德國Manz
近日德國Manz召開發布會,宣布將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驗轉換率由此前的20.8%提高至21.7%,較多晶硅實驗轉換率1.3%。提高轉換率能助薄膜戰勝晶硅么?記者就Manz的發展戰略和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專訪了Manz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副總裁Claus Kuhn博士21.7%。這是德國Manz公司近日公布的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轉換率,這一數字甚至比多晶硅組件的實驗轉換率20.4%還要高出1.3個百分點,也刷新了此前CIGS薄膜21%的轉換率世界紀錄。該技術突破由Manz和德國巴登-符登堡邦太陽能和氫能研究中心(ZSW)共同研發實現。Manz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副總裁Claus Kuhn博士介紹稱,這款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采用共蒸鍍制程工藝,已申請技術專利,且能夠輕易地從實驗室轉移到量生產線。 所謂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指的是由銅、銦、鎵、硒四種元素構成最佳比例的黃銅礦結晶薄膜為吸收層的太陽能電池。業內普遍認為CIGS薄膜的轉換率高,性能穩定,制造成本較低,污染小,適合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等優點。德國Manz集團亞洲區副總經理林峻生稱:在中國地區,CIGS薄膜可以形成完整的供應鏈。比起任何其他太陽能發電產品,CIGS薄膜電池生產制程的速度更快且更經濟,所需材料大部分可以在當地采購。 近幾年,“晶硅VS薄膜路線之爭”是光伏行業內熱烈討論的話題。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低和成本高一直是被“晶硅支持者”詬病的軟肋。在上個月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上,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喊話專注薄膜的漢能控股集團主席李河君,稱“薄膜電池只能當配角”,并從成本、轉換率和市場經驗三個角度論證晶硅的市場主流地位在未來5到10年不會改變。而在最近的專訪中,李河君則一邊承認晶硅和薄膜的“兄弟關系”,一邊稱“薄膜才是未來”。高紀凡曾在采訪中稱:“現在硅基薄膜電池已經達到20%,銅銦鎵硒(CIGS)的電池效率也就百分之十四點幾。不管在實驗室還是生產線上,晶體硅的效率要比薄膜電池高5個百分點以上!比缃,德國Manz公司21.7%的轉換率終于讓“薄膜擁護者”們揚眉吐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