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Manz召開發布會,宣布將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驗轉換率由此前的20.8%提高至21.7%,較多晶硅實驗轉換率1.3%。提高轉換率能助薄膜戰勝晶硅么?記者就Manz的發展戰略和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專訪了Manz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副總裁Claus Kuhn博士 21.7%。這是德國Manz
記者就Manz的發展戰略和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專訪了Manz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副總裁Claus Kuhn博士,以下是Q&A: Q 根據Manz 2014年前6個月財報,光伏板塊只為Manz貢獻了4%的營收,而顯示器業務帶來的利潤則占整個公司的利潤70%。光伏在Manz的整體發展戰略占怎樣的位置? A 如果你看我們2011年和2012年的財報,光伏板塊在吸收投資和產能上都表現的都不好,所以我們不得不關注包括顯示器在內的多個產業領域以保證收入。但是我們對光伏領域的承諾是不變的,雖然目前和其他板塊相比光伏業務帶給Manz的收入比較少。 Q 目前Manz CIGS項目的客戶投資回報情況如何? A 根據不同的商業運作模式和產能,我們CIGS客戶的投資回報率和周期是不同的。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在15%左右。 Q 您對中國漢能進軍薄膜市場和近期收購多家國外光伏技術公司有什么評價? A 我希望未來他們有更多、更大的進展。漢能宣稱自己做了很多,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并沒有具體的生產或實踐,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漢能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 Q 作為一家德國企業,Manz對目前歐美針對中國國內光伏生產商的“雙反”怎么看? A 其實“雙反”對Manz這種跨國企業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雙反”其實對于德國市場來已經晚了,因為目前在德國內部和歐洲的光伏組件生產量幾乎為零。但是我們不是單純的光伏組件生廠商而是設備提供商,而且我們在中國、美國、中東等地都有生產。 Q Manz如何借用德國經驗來參與目前中國國內正在進行的“新能源革命”? A 我認為中國有更廣、更大的平民市場。中國擁有很多的大型工廠和樓宇,而CIGS在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上有很大優勢,所以未來的發展市場會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