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這個行業還很差勁兒,目前狀況不太好,是因為我們發展太快,因為國外害怕我們,對我們封鎖市場,人家為
什么封鎖我們?因為我們的產業化水平比他高,已經把他逼得沒路可走了。試問一下,中國有幾個行業能把國外同行逼
得沒路可走的?
其次,不能說光伏技術比半導體技術更簡單,這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包括半導體行業在內的很多人,早期確實有這樣的誤解。在中國光伏制造業發展最快的那幾年,有大量的半導體人才進來,許多人一開始都瞧不起光伏,認為光伏技術比半導體簡單多了。可結果卻發現,要把這么“簡單”的技術產品如此大規模地做到一致,真的很不容易。 半導體是個相對封閉的行業,核心設備和工藝都掌握在國外幾家大公司手里,因此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一直都都受制于人做得不太好,甚至整個產業幾乎都是在給設備廠商打工。 而光伏恰恰相反,這是一個開放的行業。為什么大家都說光伏制造沒有技術含量?因為光伏的技術是開放的,因為光伏的技術包含在設備和工藝里面。而設備和工藝,盡管技術也是開放的,卻不是誰都能做得好的。
《太陽能發電》雜志:那么,設備、工藝和產業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王俊朝:設備是一個產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的支撐,產業不可能健康發展。這也正是我們的半導體產業、LCD產業、LED產業發展不好的根本原因。光伏產業雖說還沒有百分之百解決這個問題,但卻是與電子有關的行業里解決得最好的。 而工藝技術是與設備配套在一起的,一般來說,我們稱工藝是在設備上的一種物化。工藝等于是提出了一個想法,但要通過設備來實現,或者說制造出來,才能成為產品。因此,簡單來說就是,工藝負責提出要求,設備負責實現。這和計算機軟硬件之間的關系類似,設備是硬件,工藝就是軟件。在這個基礎上,當你能夠大批量地通過設備制造出同質量的產品時,就成為了一個產業。 工藝和設備是不能分開的,或者說,工藝是離不開設備的。也是因此,才有了“一代工藝,一代設備”的說法。所有的設備都帶有工藝,但也正如同一臺相機換不同的人來用,拍出來的照片水平可能差異很大一樣,工藝其實就是一張窗戶紙,有的人可能琢磨一輩子也搞不明白其中的訣竅,但只要經過懂的人一點,就透了,就沒有什么秘密了。 這就回到了剛才的那個話題。這幾年,中國光伏制造正是經過大量的嘗試,不論是國外的設備還是國內的設備,通過每年穩定地生產出幾十吉瓦品質穩定、技術等級較高的產品,因此掌握了大量的大生產的工藝技術,也就是我所說的產業化技術。 同時,國產設備近些年的發展也非?,最早我們只能做擴散爐,后來是刻蝕機、單晶爐、層壓機,再后來是PECVD、鑄錠爐、多線切割、自動化設備等等,越來越的光伏設備都實現了國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