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臺的并網新政,無疑將對那些遲遲沒有并網的項目,帶來一定的利好。也將對年度裝機規劃的完成,帶來一定的提振作用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2015年1月3日 記者:張廣明
在整體“沖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對那些久拖不決的存量項目的并網,也給出了相應的政策指引。
大的方向是,對實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之前批復同意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進行核實,分類正確處理。對2014年12月底前可完成主體工程且具備并網條件的項目,在核實符合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管理要求后,協調電網企業及時接網并實現正常并網運行。對2013年12月底前已完成備案(或核準)的光伏發電項目,核實已開工建設且符合有關工程建設管理要求的,均確認納入符合國家按發電量補貼的范圍,各項目單位應及時與電網企業銜接并網時間及方案,爭取早日建成并網運行。
不過,對2013年12月底前已辦理備案(或核準)手續但沒有開展實質性建設的項目,則應及時清理。
綜合整個通知的精神來看,無論是增量項目還是實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之前批復同意建設的存量項目,均把是否開工作為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對于那些持續沒有開工的項目,可能會取消其獲得的備案或者核準資格。
利好大規模投資企業
此次出臺的并網新政,無疑將對那些遲遲沒有并網的項目,帶來一定的利好。
從此前地方能源監管部門發布的一些信息來看,不少光伏項目在建設中均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包括未批先建、征地手續不全等。
這一加速并網新政的出臺,也將對年度裝機規劃的完成,帶來一定的提振作用。
Solarbuzz發布的報告表示,盡管中國前三季度的裝機量低于市場預期,但第四季度亞太區市場需求仍然主要來自中國。其中,地面電站仍占據了多數裝機份額,分布式系統的增長相對緩慢。
“其實很多項目在前三季度已經在建設中,只是尚未完成并網。雖然前三季度公布的數字并不理想,但隨著年末的集中安裝,2014年中國光伏裝機量仍有望超過2013年。”
此次并網新政還將有利于那些專業的大規模的光伏電站運營商。
對于這些企業而言,在項目備案以及核準政策策透明度欠佳、全國各自為政的大背景下,如果想要完成每年過GW的建設規模,很難確保每一個項目均嚴格的按照要求去走完所有流程,其中的一些項目手續不完善也就在所難免,類似這種“瑕疵”項目可能將會從中受益。
資料顯示,受政策力挺的因素刺激,大規模的光伏發電項目投資,獲得了不少業外企業青睞。
包括方大集團、江蘇曠達等均推出了數十億的光伏電站投資計劃。其中,方大集團將斥資40億元在江西省萍鄉市投資建設光伏分布式發電站。
江蘇曠達則稱,在未來三年內,將在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合作開發完成600MW 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自2014年年底至2015年底開發200MW 的光伏電站。
此外,東方能源也公告稱簽署了2項合計投資22億元的光伏發電項目。
有統計顯示,自今年以來,拋出電站投資計劃的上市公司,包括光伏行業的愛康科技、京運通,跨界投資者則有長城電腦 、露天煤業、恒大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