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 Frontier(東京都港區)海外業務的開展在加速:該公司2014年的供貨量約為850MW,其中面向海外的只有約1成。而2015年計劃將供貨量增至約900MW,預計面向海外的比例將上升至約3成。不但收購了世界級光伏發電開發商的美國法人,還在歐洲銷售符合自家發電市場需求的成套商品等,實行了符
Solar Frontier(東京都港區)海外業務的開展在加速:該公司2014年的供貨量約為850MW,其中面向海外的只有約1成。而2015年計劃將供貨量增至約900MW,預計面向海外的比例將上升至約3成。不但收購了世界級光伏發電開發商的美國法人,還在歐洲銷售符合自家發電市場需求的成套商品等,實行了符合地區特性的市場開拓戰略。“東北工廠將成為開拓海外業務的技術基礎。我們作為面向下一個增長階段——構筑海外生產體制的示范工程,要磨練生產技術”。 Solar Frontier于2015年5月19日舉行了建在宮城縣大衡村第二仙臺北部核心工業園區內的“東北工廠”的竣工儀式。這是該公司的第四個生產基地,將生產CIS化合物型太陽能電池板。該公司社長平野敦彥在竣工儀式上發表致辭,對新工廠做出了明確的定位(圖1)。 ![]() 圖1:2015年5月19日為“東北工廠”舉行了竣工儀式(攝影:日經BP社) 東北工廠設想年產能為150MW,日產電池板2800~3200張。加上其他3座工廠,該公司的年產能將達約1GW。東北工廠的產能不過是主力工廠宮崎縣國富工廠的六分之一,但目標是利用厚木研究中心(神奈川縣厚木市)的研發成果,將生產成本較國富工廠削減3成,“目標是實現世界水平的成本競爭力”,平野社長說。 東北工廠從投入玻璃基板到制成電池板的生產時間,將縮短至國富工廠生產線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生產線的緊湊化,把每個生產單位的占地面積削減至近一半等,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圖2、圖3)。 ![]() 圖2:東北工廠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線。投入玻璃基板的機器人(攝影:SolarFrontier) ![]() 圖3:東北工廠的生產線。利用激光在基板上刻畫電池單元的工藝(攝影:SolarFrontier) 東北工廠為盡快實現商用生產,一直在試產。在確立能以低成本生產高效率新款電池板的技術后,計劃以150MW為最小單位的生產線,配合海外新建工廠的生產計劃,建設多條生產線,靈活決定生產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