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倒下,賽維衰弱,阿特斯緣何成為當下中國最為穩健的光伏企業?
不做老大 在阿特斯之后,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并掀起了一波中國光伏企業海外上市潮。 事實上,在這些公司中,阿特斯并非最為突出的一個。在它的前面,還有尚德、英利、天合等業內巨頭。這些公司不論在規模和知名度方面都遠超阿特斯;尚德創始人施正榮、英利創始人苗連生、天合創始人高紀凡也都比瞿曉鏵更加耀眼。 但瞿曉鏵始終都選擇低調前行。在公司逐步壯大的過程中,他給阿特斯的定位始終不變,即“不做行業老大”。在他看來,穩健比去爭第一更重要。 瞿曉鏵的妻子張含冰說,瞿曉鏵穩健的性格源自他的個人成長經歷。瞿曉鏵的父親是清華大學老師,他從小就生活在清華大學校園內。 “小時候在清華長大,清華高手多,而且他說他讀大學的時候成績總是中游,總有人在前面,他看到很多遠遠比他厲害的人。”張含冰說,這使瞿曉鏵在創業成功之后一直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 盡管如今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但已有三個小孩的張含冰并沒有選擇在家相夫教子,而是一直在公司工作。她現在的職位是阿特斯全球市場高級總監。 張含冰回憶,當年尚德如日中天時,瞿曉鏵便在內部表示阿特斯的目標是進入行業前五,“做不到老大,做老二老三也很好。” ![]() 事實上,中國光伏行業似乎有一個“No.1”魔咒,尚德曾長期穩坐中國光伏行業的頭把交椅,但后來陷入困境,最終倒閉。英利取代尚德,風光一時,但至今仍在困境中掙扎。 而相比之下,瞿曉鏵帶領的阿特斯卻始終與老大位置保持著理性的距離,這一方面源自其近乎嚴苛的企業管理風格,另一方面則是他性格基因對這家公司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后,昔日光伏行業龍頭們的日子越來越艱難,阿特斯的利潤雖然也在大幅下降,但壓力卻輕很多,不僅現金流充沛,而且也是光伏企業中最先扭虧的企業。 “正是不去爭出貨量的第一,才能做好風控,保證應收賬款,避免壞賬。”張含冰稱。在她看來,市場上組件產品價格仍然低迷,這時只要有一筆壞賬,就會把全年的利潤都抹掉。 ![]() 盡管不愿去追求No.1,但從各項指標來看,阿特斯卻正逐漸成為No.1。今年一季度,阿特斯出貨量達到1.23GW,超過天合光能,成為行業之首。不過,對于2015年全年的出貨量預期,瞿曉鏵定的目標是4.1-4.3GW,稍低于天合光能的4.4-4.6GW。 除了出貨量之外,阿特斯在銷售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指標上則是當之無愧的No.1。數據顯示,2014年,阿特斯實現營業收入29.6億美元,而天合光能和英利同期的營收分別為22.9億美元和20.8億美元;阿特斯的凈利潤高達2.39億美元,天合光能的凈利潤則為6126萬美元,英利同期則虧損2億美元。 “第一應該是綜合的第一。如果把出貨量當成是第一目標的話,就會損失掉企業經營的其它指標,長期來講反而會影響你將來成為第一的能力。”瞿曉鏵說。 如今,盡管已經是中國光伏企業中現金流最好的公司之一,但阿特斯依舊保持低調。在今年舉辦的上海光伏展上,阿特斯的展臺面積不大,顯得十分低調,沒有音響,也沒有模特助陣,放眼望去,其它的光伏公司展廳則明顯喧鬧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