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銷售網絡和品牌認可度,讓中國太陽能發電設備生產企業獲取大量機會。現在,美國企業卻發來“戰書”了,而“技術”一詞,成了關鍵。
成本也許受核算方式影響 First Solar公司相信其產品能夠為客戶帶來利益。除了效率高,First Solar公司制造的電池板還能在像中東和印度這樣的高溫地區有著出色的表現。得益于用單塊電池板代替集成電池組,FirstSolar公司的產品具有更大的工作面積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經過驗證,其每平米的效率相比于多晶硅提升了11%。 “目前來看,First Solar公司正在利用技術優勢。”Osborne說,“現在他們正在由生產制造型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變。” 作為來自中國常州的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天合光能對于FirstSolar公司制造成本的降幅表示懷疑。 “即使First Solar運用新技術達到理想的狀況,仍然需要生產規模來支撐,起碼是吉瓦級別。”中國方面的分析師說,“并且實驗室中的數據對于實際生產的指導意義不大。”分析師稱,天合光能的制造成本之所以高于FirstSolar,部分原因是中國企業制造的產品中確實存在相當數量的效率高且成本高的電池板,還有部分原因是兩家公司對于日常生產和貿易費用的核算方式不盡相同。 “在市場上,First Solar公司是唯一一家可以與中國企業相比擁有價格競爭優勢的企業。”CreditSuisse集團分析師PatrickJobin說,“現在至少有5個百分點,在未來很可能會達到10~20個百分點。為搶奪市場,中美光伏企業未來打響的將是‘技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