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光伏產業而言,削減、取消補貼無疑是一場有益的冷水浴。
取消補貼光伏企業能不能活 如果取消補貼,光伏企業會怎么樣呢?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光伏電站裝備成本下降,目前每千瓦時成本已經降至0.6元左右,但相對于中國大規模采用的燃煤火電仍然缺乏競爭優勢。以光照資源充足的甘肅為例,燃煤發電上網標桿電價為每千瓦時0.2978元,不足光伏發電成本的一半。這就意味著,沒有補貼光伏電站每發一度電要虧超過0.3元,資本肯定不會關注這樣的生意。 如果以補貼后甘肅0.8元每千瓦時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計算,光伏理論收益率卻顯得過高。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光伏電站設備成本下降的同時,其他的成本卻在上升。 究其原因,雖然我國理論上能夠建設光伏電站的地面、建筑面積巨大,但是由于土地屬性、并網條件等制約,能夠方便、適宜建設電站的土地卻逐漸成為緊缺資源。企業在獲得光伏電站建設土地的同時不得不滿足地方提出的扶持地方經濟發展等各類要求,投資建設電站的企業變成了這些資源持有者眼里的“唐僧肉”。企業滿足這些要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變相提高了光伏電站的投資成本,增加了企業對補貼的依賴。 消納困難也是造成補貼難以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西部光照資源充足的地方出現了嚴重的棄光現象,部分地區棄光比例達到50%,使企業投資收益大幅減少。 除了電站本身外,國家鼓勵發展光伏電站,一個重要原因是促進整個產業鏈健康發展。換言之,補貼決定著光伏電站的生死,更決定著背后巨大的光伏電站裝備制造產業鏈。 可以預測,若大幅取消補貼,光伏電站裝備制造產業鏈上的絕大多數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若按照逐步取消,光伏企業或能丟掉補貼拐杖良性發展。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副主任、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對記者說:“到2025—2030年,光伏有望在發電側實現平價上網,屆時補貼有望取消! 調整已迫在眉睫 如果說光伏發電補貼短期難以取消,但調整已經迫在眉睫。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形成適應市場要求的電價機制,激發企業內在活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一年多來,全國多地已經開展電改綜合試點。但目前以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與燃煤機組標桿電價之間的價差,作為光伏發電補貼額度的形成機制與電力市場化改革難以銜接。 侯守禮表示,未來會逐步將“直接制定分資源區標桿電價”轉為“制定價格形成規則”,即上網標桿電價由當地燃煤機組上網標桿電價(含脫硫、脫硝、除塵)或市場交易價格加定額補貼兩部分組成,將現有差價補貼向定額補貼轉變。 除了補貼形成規則必須調整外,逐步取消也已經提上議事日程!赌茉窗l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 如何盡快促使綜合成本下降是減少補貼的關鍵。首先要進一步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提高生產工藝水平,降低光伏電站裝備成本。同時,優化光伏電站投資環境,降低企業外部成本。除了光伏本身外,應該將煤電等電源的外部環境成本核算納入電價成本,提高電價,這樣光伏平價上網的進程就要快很多。 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產業發展初期補貼是必須,最終取消補貼也是必然。削減補貼對光伏產業來說并非壞事,產業只有在徹底市場化競爭中才能實現有序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