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西北部地面電站逐漸趨于平穩,下一個巨大潛力市場正在向東部轉移,分布式光伏電站將迎來春天。
分布式迎春天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西北部地面電站逐漸趨于平穩,下一個巨大潛力市場正在向東部轉移,而分布式電站是主流。 政策天平已經開始傾斜。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16年全年光伏裝機目標為18.1GW,其中普通光伏電站規模12.6GW,光伏領跑者基地規模5.5GW,同時明文規定“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 文件一經公布,業內有識之士不禁奔走相告,分布式光伏的春天就要來了。 但分布式行業的痛點不可忽略。6月30日,在“光伏億家分布式項目合作及創新金融峰會暨SOLARZOOM光伏億家十周年慶典”上,浸淫光伏產業多年的上海新能源協會會長朱元昊直言分布式光伏所遭遇的行業痛點。 “小而分散的規模進一步提高了并網難度、25年運營周期所涵蓋的配件質量風險、安裝環境復雜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業主資質問題可能影響的電費回收風險、安裝過程不規范導致的電站質量隱患以及以上各種問題直接影響了資本的進入。”朱元昊坦言,所有這些痼疾都指向了“風險”兩字。 他認為,要推進分布式光伏的大發展必先解決分布式本身帶來的這些痼疾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 作為銀行業首涉分布式光伏的代表,招商銀行對于這種來自產業內核的風險,有不同理解。招商銀行徐一在論壇上表示:“能源未來在光伏,光伏未來看分布式,而分布式的未來只能在全民,所以,分布式光伏的爆發勢在必行。” 徐一認為,有前瞻性和行動力的金融機構必會抓住這一大潮,成為分布式光伏引爆的“燃點”。 去年6月,SOLARZOOM光伏億家獲得招商銀行戰略投資,同時推出了“三方模式”,即把屋頂業主、供應商與第三方代表放到同一個維度用同一種語言平等溝通,打通產業壁壘。該模式的第一單便是旺旺集團百兆瓦屋頂光伏項目。 如今,在“三方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光伏億家分布式光伏全生命周期綜合保障體系。6月30日,SOLARZOOM與中國人保聯手啟動了該保障體系。 SOLARZOOM光伏億家創始人劉昶告訴記者,該保障體系能夠為分布式光伏所遇到的所有專業問題兜底,打消分布式投融資的最后一絲疑慮,為產業發展掃清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