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光伏而言,如何繼續尋找驅動自身發展的支撐邏輯,應是下一步的重點。而季節性的調峰,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原標題:市場的下一步驅動邏輯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2016年7月刊
不過,這種構想能否實現,可能還需要取決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光伏與火電等其他電源之間的投資及閑置成本比較,以及光伏在土地、補貼資金以及利益方面如何協調等問題。
除此之外,在季節性的調峰中,光伏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水電。因為每到夏季,也恰恰是水電的發電高峰期。

拉閘限電成為歷史
根據預測,2016年合肥地區夏季用電高峰負荷將刷出歷史新高,達到創紀錄的560萬千瓦。
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合肥地區的最大供電能力將達到565萬千瓦,電網供需基本平穩。
無獨有偶。
來自福州的數據也顯示,受連日來氣溫持續高達37℃影響,6月23日13時,福州地區電網全網負荷達到625.9萬千瓦,創下今年最高負荷。預計今年夏季,福州地區全網最高負荷可達661萬千瓦。
與之類似的還有深圳。
數據顯示,受連日高溫天氣影響,深圳電網負荷不斷攀升,年內已三創歷史新高。6月27日上午11時10分,達1589.13萬千瓦,較去年最高負荷1559.68萬千瓦凈增29.45萬千瓦,并仍保持增長勢頭,預計今年最高將達1625萬千瓦,給電網帶來巨大安全壓力。
對此,深圳市供電局表示,目前深圳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為1700萬千瓦左右,從總量上來看,全市整體供電充足。針對部分因設備過載、無法調整負荷的區域,深圳供電局將力保居民、重要用戶的正常用電。
與上述地區有類似經歷的還包括廣州、湖南、天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