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對政策層面,還是普通的電力電戶而言,在解決電力需求時,最具可行的方式,是在考慮經濟成本、社會成本等前提下,“一地一策”解決問題。而這恰恰應該是光伏下一步推銷自己的著力點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6/08

無論是對政策層面,還是普通的電力電戶而言,在解決電力需求時,最具可行的方式,是在考慮經濟成本、社會成本等前提下,“一地一策”解決問題。而這恰恰應該是光伏下一步推銷自己的著力點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6/08
記者:張廣明
根據深圳新近發布的規劃,未來5年,南方電網公司將投入257億元為加強深圳電網的建設,包括增加變電容量、輸電線路以及加快配電網改造建設,打通電網中的腸梗阻。
無獨有偶。
近日,國家電網與陜西省簽訂電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安排陜西電網投入750億元,主要用于電力外送輸電通道、堅強智能電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抽水蓄能電站等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陜西能源電力工業發展水平。
無論是深圳的電網升級還是陜西的“十三五”電網規劃,均意在打通制約現今電網發展中的薄弱因素。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西部的眾多特高壓輸電項目的投運,作為電力接收端的中東部的電網能否與之配套,將成為關鍵。而相對于直流的大容量輸送,交流電網發展滯后,現有交流電網規模和強度不足以支撐直流大規模運行,大電網運行風險始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