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對政策層面,還是普通的電力電戶而言,在解決電力需求時,最具可行的方式,是在考慮經濟成本、社會成本等前提下,“一地一策”解決問題。而這恰恰應該是光伏下一步推銷自己的著力點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6/08
不過,對于用電端的電網建設,尤其是在一些相對發達的城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以深圳為例,受土地資源緊缺、征地拆遷難等多種因素影響,深圳電網建設面臨的困難和阻力越來越大,致使電網建設相對滯后。
此外,最大的不確定性可能來自于電力體制改革的進展以及對電網的定位。如果以賺取售電價差的商業模式不復存在,電網是否還有足夠的動力去投資升級地方的電網,也存在不確定性。即便不考慮其商業模式的變更,僅僅是為了滿足季節性的臨時的用電高峰需求甚至僅僅是少部分人的用電需求,而投資去建設電網,肯定也會有個成本考量問題。
具體到光伏發電,很顯然,無論是從季節性的發電與用電的匹配來說,還是發電端的可控性以及投資成本而言,其在破解夏天的用電高峰方面,應該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在一些新增用電隨意性較大的城中村,應該鼓勵其更多的通過分布式光伏來解決用電問題,在經濟性方面,可能更合算。
其實,夏天的用電高峰以及電網之間的不匹配,恰恰是光伏推廣的好時機,尤其是分布式光伏。

季節性用電困境
隨著近期氣溫的屢創新高,來自空調的用電負荷也隨之增加。
湖北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空調負荷達到1100萬千瓦,接近全省用電負荷的三分之一。而在高溫炙烤下,空調降溫拉動了全省用電負荷快速增長,未來仍有持續攀升趨勢。
數據顯示,7月26日13時15分,湖北電網最大用電負荷達2851.6萬千瓦,比歷史最大負荷2745.8萬千瓦(2015年8月4日22時05分)高出105.8萬千瓦;26日用電量達6.02億千瓦時,比歷史最大日用電量(2013年8月14日)增長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