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發電量上,除了被風電遠遠甩在身后外,就連“幾近默默無聞”的生物質發電的發電量,也已經直追光伏,達到了192.4億千瓦時。光伏在新能源中會否逐漸的被邊緣化,需要引起業內足夠的警惕和重視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n
正常發揮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太陽能光伏發電量為33億度;1—6月份則為175億度,同比增長28.1%。
就數據來看,各地的發電量均保持了不錯的增速,尤其是部分東部省份,增速更是大得驚人。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光伏發電量(含分布式光伏)完成1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8.81%。
上海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6月,全市光伏發電完成2.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7%。
無獨有偶,來自湖北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太陽能發電量4.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2億千瓦時,增長437.82%。
而作為發電大頭的西北幾省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北五省光伏發電量133.8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的4.5%;利用小時數611小時,棄光電量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

就7月份的數據來看,全國當月的發電量為36億度,略高于6月份的33億度。但若考慮到夏季用電高峰這個天氣因素,7月份的表現就稍微有點不那么給力了。
此外,通過計算還可以發現,2015年,光伏單個月度平均發電量約為22億度,而今年前7個月的月均發電約為30億度,年度新增發電量近100億度。
對于一個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已超過15GW的行業而言,其對應的新增以及累計發電量,相較于高達數萬億千瓦時的全社會用電總量而言,雖不至于說微不足道,但也確實不那么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