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就像當初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一樣,商業模式或者企業將會被重新定義。
區塊鏈能解決的問題 曹寅表示,能源互聯網具備精確計量、泛在交互、自律控制、優化決策、廣域協調五大特征,但每個方面都面臨著現實問題。要想讓能源互聯網成功落地,各種信息交互、智能電網的控制和調度以及分布式電源的協同控制都是其必須跨越的障礙,而區塊鏈技術正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2016光伏領袖峰會暨中國光伏投融資論壇上,曹寅就表示,區塊鏈中所有參與者都是分布式賬本的維護者,都可以按需寫入和讀取賬本中數據,同時還可以授權第三方開發的智能合約調用分布式賬本中的數據,以實現智能化的智能合約應用。 “利益分配問題是能源互聯網的核心問題之一,而如何達到利益的分配,透明分配是其關鍵。”朱皞罡表示,區塊鏈把所有信息都放在透明化的數據架構里,參與者在這樣的數據架構下,可以做到對所有信息都有透明的了解,每個人違約、失信的行為都會受到非常大的懲罰。這樣,各個參與方就不會有違約的現象發生。 不僅如此,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的模式與技術,使其天然包含了透明性與可追溯性,因此十分適用于對認證及交換等需要第三方進行組織及擔保的領域。具體而言,在能源及排放的計量認證、能量及其衍生產品的市場交易、多能源形式多主體的組織協同、能源融資等方面,區塊鏈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不過,提到去中心化,政府部門似乎會有所緊張,正如中國企業投資協會金融委員會副秘書長韓曉平的一句玩笑話:“區塊鏈最早去中心化,先把銀行干掉,下一步就把電網的決策權顛覆,這就是要造反。” 實際上,區塊鏈有可能會是政府及銀行部門的一個監管利器。朱皞罡表示,區塊鏈不僅能夠幫助政府對信息流、票據流、能源流進行跟蹤,通過分布式達到極度的中心化,還能夠幫助金融機構進行適時授信,成為金融企業的核心。另外,由于區塊鏈交易是真實、不可篡改的,所以可以加速金融機構的清算、結算,加速能源互聯網的資金回籠過程。 如何落地 當然,任何一種技術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區塊鏈技術更是如此。能源區塊鏈雖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但也存在風險。這些風險部分來自于區塊鏈技術自身的局限性,部分來自于區塊鏈與能源互聯網結合的潛在制約因素。 從技術層面上分析,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覺得,區塊鏈應用于能源互聯網面臨外部攻擊和內部管理的風險。 具體來講,區塊鏈現有技術水平還無法完全抵擋外來攻擊,另外,區塊鏈的密鑰一旦失竊,根據區塊鏈加密技術設計,眾多信息將被竊取,并且這種風險暫時不可能被避免。 另外,區塊鏈在應用功能上還存在一定局限性。曾鳴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只能滿足支付、交易后處理等特定功能,無法滿足企業多樣化和定制化功能的需求。 不僅如此,區塊鏈技術雖然提升了交易效率,但隨著能源互聯網中眾多子系統能源鏈的串接,就會要求系統擁有更廣闊的存儲空間和快速的計算、存儲速度,然而目前軟硬件設備都還無法滿足。 而從國家層面來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雖然可能會成為監管利器,但在曾鳴看來,這種模式也有可能導致國家對能源行業失去宏觀調控的能力,繼而引發能源供需失衡的狀況,甚至出現系統性的能源安全問題。 “總之,區塊鏈是產業底層技術的創新,將推動新的產業創新、轉型,會造成中介行業的消失,但是如何在政策、技術上填補空白,把能源互聯網事業落地,還是政策、產業、研究三者有機結合的過程。”朱皞罡總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