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根據這一分析邏輯,在工業用電價格下降甚至是大幅下降的時候,作為依附之上的工業屋頂的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肯定將受到影響。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作者:張廣明 如果根據這一分析邏輯,在工業用電價格下降甚至是大幅下降的時候,作為依附之上的工業屋頂的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肯定將受到影響。 千呼萬喚始出來。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增量的配電業務以及售電業務的準入辦法。 縱觀兩份文件,還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市場的競爭屬性。比如,在配電方面,配電區域內的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戶可以不受配電區域限制購電。 與之類似,對售電公司的規定則為,售電公司可以自主選擇交易機構跨省跨區購電;同一配電區域內可以有多個售電公司;同一售電公司可在省內多個配電區域內售電。 如果上述文件真正得以最大程度的落實,無疑意味著電力行業離真正的市場交易更進了一步。再結合當前用電量的增量主要來自于第三產業以及居民生活用電,而作為用電大戶且電價較高的工業用電的增速放緩這一趨勢,將對電力行業的發展格局產生一系列綜合影響,并最終輻射到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行業。 ![]() 而如果按照這一邏輯,首當其沖的,無疑將是工業用電以及依附之上的工業分布式光伏。 這背后的邏輯很簡單,對于包括地方政府、工業企業在內的電力需求方而言,降低電價是一種本能的訴求,而對與之對應的售電公司而言,價格無疑又是其打開市場的最佳武器,且較高的工業電價也給出了一定的降價空間。因此,對于上述雙方而言,降低電價將是二者的最佳契合點。 伴隨著工業電價下降,作為依附之上的工業屋頂的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豈能不受到影響? 如果按照這一邏輯,居民屋頂、商業屋頂、農業+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市場均會受到影響。只不過,可能不會像工業屋頂市場那么首當其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