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規劃,2020年,分布式光伏將達到60吉瓦,而截至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6吉瓦,還有高達50多吉瓦的缺口。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分布式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有可能超過10吉瓦
保持行業基本盈利能力 近一段時間,受光伏標桿電價可能遭遇下調的影響,光伏電站的盈利能力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此次國家能源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盡管并沒有直接涉及到補貼等問題,但對于行業的盈利能力問題,還是給予了相應的表態。 韓水表示,將通過增加調峰能力等措施使當地的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是力爭控制在5%以內,但鑒于各個地區情況還不一樣,因此只能用“控制在合理水平”來表述。而棄風棄光率的大大降低,既增加了風光電的消納,還可以基本保障風光電的盈利。 就本質來看,無論是最近較受關注的電價補貼的下調,還是“棄光”、“限電”,其背后均指向行業的盈利問題。 而綜合各種信息來看,一個調子可能已經基本確立,即對于光伏電站而言,極有可能會就此如同其他行業一樣進入一個收益率相對穩定的時代,也不排除是“微利”時代,尤其是在電力行業告別“壟斷”行業還原其商品屬性的這一大環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