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天生具有與分布式天然結合的基因。”國內在光伏應用市場摸索幾年后,逐漸將發展重心調整回到分布式上,各種創新模式也層出不窮。記者發現,不少企業憑借自身擁有的豐厚資源、過硬的人才隊伍以及超強的科研攻關能力,將光伏分布式模式創新帶入一個新的高度,這其中不乏一些擁有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的身影。
北控清潔能源技術及研發部總經理助理孫海燕介紹,深州項目結構采用了國內首創的魚腹式光伏索桁架的形式,組件全部通過減震節點緊固在一根77米長的鋼索上,需要克服大跨度、高空間、在高腐蝕環境下光伏組件容易出現的各個難題。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仍要保證污水池正常生產的情況下臨空作業,挑戰可想而知。 當時設計施工難度之大,技術標準要求之高,還要保證項目的收益率,曾讓幾家EPC主流企業卻步。孫海燕說:“當我們拿出自己的質量要求給承建商時,幾家主流EPC企業都表示難度很大,同樣具有國資背景的中清能中標后,建設過程中也經歷了方案的多次推倒重建。” “深州水廠未來還將安裝儲能系統,配備水廠的負荷側管理系統,將是一個具備示范意義的光伏+儲能+負荷側的智慧水廠工程。” 北控清潔能源智慧能源及儲能事業部副總經理沈聰說。 創新精神造就精品工程 超高技術標準收獲了超高效的全套解決方案,首個國內創新型魚腹式光伏索桁架應運而生。在實現度電成本降低30%以上,工期縮短35%以上的基礎上,還解決了“污水處理廠跨度空間大和光伏電站融合難”和“大跨度、高空間組件易隱裂”等難題,取得減震節點、上空支架防腐等多項專利技術。該體系用鋼量少、承重強、成本低、工期短,與傳統鋼架結構方案相比優勢明顯,并可適用普通山地、荒坡、水池魚塘以及林地等多種大跨度應用場地,可保障正常的農作物種植及養魚,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 作為傳統“耗能大戶”的污水處理廠,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自發自用,北控清潔能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以首個采用該體系并網的深州項目為例,當地執行的峰谷電價,預計項目年均發電量將達34.1萬kWh,自發自用率逾99%,每年可節約136.4噸標準煤。 據了解, 北控清潔能源是北控水務集團、中信產業基金和啟迪控股聯合控股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致力于發展以太陽能發電為核心、風電及地熱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清潔能源,開拓智能微網、儲能、售電等業務。目前,北控清潔能源已投資、建設、運營超過2GW的光伏電站,項目覆蓋河北、河南、山東、云南、內蒙、西藏等多個省市。北控清潔能源股東旗下近500家水廠將迎來與光伏等清潔能源分布式相結合的智慧清潔能源水廠改造。未來,北控清潔能源將依托于水廠、物流中心、園區等股東方資源分布式項目,形成示范效應,以點帶面開闊分布式光伏應用,遵循“有擔當、有價值、有分享”的核心價值觀,盡自身的責任,為推進國家能源戰略轉型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