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家看到的是已接入平臺的岳西縣所有扶貧項目實時發電數據和發電收益。”在陽光電源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上,可以看到岳西縣光伏扶貧項目的總體數據、各鄉鎮以及每村每戶的具體數據,包括天氣狀況、并網時間、發電量、發電收益等。不光是岳西,今后全省所有光伏扶貧項目數據都可以在這個平臺展示。
開創“就近售電”新模式 利用閑置的屋頂發電,除了供給自己使用外,多余的部分還可以賣給附近的企業。在合肥安得物流園,大面積的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屋頂上。“大約85000多平方米,總裝機容量達7500千瓦,每年可發電約750萬度。”陽光電源工作人員介紹說,除了經濟和環保外,這種創新的“就近售電”運營模式同樣值得提倡。 去年3月份,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其中“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被稱為本輪電改新方案的最大亮點。為客戶提供更優質低價的電力,爭取更多的發電量和收入利潤,工商業電力用戶擁有向不同的市場主體購電的選擇權,增強了購電時的議價能力,這將大大降低工業用戶的用電成本,權益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而陽光電源在“就近售電”運營模式上的創新,正是為中國電力市場的改革發展提供更多可供借鑒的路徑。 ![]() 陽光電源開發建設的合肥安得物流屋頂光伏電站 此外,在今年10月初啟動的2016首屆全國分布式光伏應用創新金獎評選活動中,陽光電源正是憑借著安得物流屋頂光伏電站項目角逐“最佳商業建筑分布式光伏金獎”。同時,“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電站運維管理系統”、戶用光伏扶貧項目也在角逐“最佳分布式光伏智能管理系統金獎”和“最佳居民建筑分布式光伏金獎”。 不管是“光伏扶貧”模式的提倡還是“就近售電”模式的創新,都是源于陽光電源二十年來對光伏產業的深入了解和不懈探索。而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電站運維管理系統在全國的率先應用,正是為這些創新模式的成果提供了一個智能的管理平臺,通過這雙“智慧的天眼”,看到的是走在光伏行業前列的“陽光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