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抬頭就能看見藍天變成了人們最大的愿望,彌漫在全國各地的霧霾難以消散,不斷地卷土重來令人苦不堪言。而霧霾的威脅也令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保護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問題,力求尋找到根治霧霾的良方。
事實上,我國目前已開始開展有關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相關計劃。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并且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突破10萬億元,成為支柱產業。而在能源領域,《方案》要求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加強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電力等優質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另外,《方案》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10%左右。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年均增長4250萬千瓦,據初步測算,整個“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總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在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中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從建立全國碳排放市場以及制定相關方案規劃的積極反應中可見一斑。而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在未來25年,將遠超過化石燃料發電投資2.1萬億美元,達到7.8萬億美元。 盡管美國當前在爭奪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占有率的比賽中落后于中國,但其實施的能源政策依然值得借鑒。奧巴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廣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通過《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累計提供超過900億美元投資用于清潔能源戰略,2008年至今,美國太陽能使用成本已下降64%,風能成本下降41%。然而,大力推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正式走馬上任,這或將為美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與此同時,石油巨頭們也在奮力爭奪全球的能源市場。此前為保持市場份額,歐佩克成員國堅持不減產,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部分國家財政赤字擴大,最終在2016年年底,歐佩克才達成減產協議,但協議是否能如期落實仍是個未知數。而根據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數據,1月6日當周,美國活躍石油鉆井平臺環比前一周增加4臺,連續第十周增加,達到529臺,這不免令市場擔憂美國或將增加原油產量,以搶占市場。 誠然,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其已然成為了投資的新熱點。世界經濟論壇指出,2015年,發展中國家市場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達到1560億美元,其中,中國投資1029億美元,印度102億美元,巴西71億美元。而在發達國家市場,歐洲位列第一,2015年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約為488億美元,美國441億美元,日本362億美元。而在技術方面,由于擁有成熟的技術和有效的商業模式,太陽能和風能繼續成為投資者最感興趣的領域,2015年,太陽能領域投資總額達到1610億美元,風能領域則吸引到1096億美元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