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0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要達到60GW以上。而截止2015年底,全國分布式光伏裝機累計只有6GW左右。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對話錄音整理: 郭家寶:今天參與對話的嘉賓,有做標準的、認證的,也有用戶和建設方,還有設備廠商,比較全,很有代表性。 我想先請問一下正泰新能源的李總,你們投建了很多分布式項目,是國內最大的分布式投資商,您認為什么樣的分布式項目是高品質的?您心目中的高品質是什么?我想請您給大家解讀一下,如何把分布式項目做好。 李崇衛:我們認為,高品質的分布式項目應該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講。 第一,項目本身的開發質量要非常好。比如我們的自發自用項目,就要求合作企業的經營規模、廠房面積足夠大,還要經營穩定、企業的支付信用好,所處行業發展前景也比較好,不是夕陽產業。這樣,項目的開發質量是有保證的。 第二,從項目的投資建設、工程建設角度來講,最主要的是成本相對比較可控,我們不追求最低成本,但追求最具性價比的成本。 我們選擇的主要設備,包括光伏組件和電器設備,要求質量穩定、可靠,能夠滿足25年的長期使用需求。 同時,在設計上要有優化方案,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屋頂面積實現最大的裝機量,發電量也要有所保證。 這樣,整個項目做下來,能夠讓我們的投資收益最大化,同時也讓合作的業主能夠安心地接受這個項目,使雙方長期、和諧的合作。 ![]() 郭家寶:李總首先就講到了很關鍵的地方,項目開發的品質要好。如果項目條件不好,硬做的話,最后的收益率可能就很成問題。其次是怎么把開發項目建好,讓項目業主或者相關方面合作共贏。我覺得這是我們實實在在所需要的。 我想請問中電聯的汪毅處長,既然是品質建設,標準就要先行,那么,怎么從標準的角度來規范分布式的建設?請您從標準的角度解讀一下,如何讓分布式的品質變得更堅定、更加有基礎? 汪毅: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稍微展開一下,其實我對前面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 我們現在很多電站在招標的時候,如果你不選最低價,是要說明原因的。我對這個事情,是有看法的。 我們任何人,在座的任何人,如果說要講究生活的品質,去買衣服時,沒有人會說哪件衣服最便宜我就買哪件,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回頭去思考,建電站是為什么?當然是為了追求投資回報,是為了使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樹立品質的理念,不能因為電站要賣出,就和自己持有電站在品質上的把握上尺度不一致。 我個人覺得,建電站,不管是為了賣出還是自己持有,都要按照自己持有25年的角度來考慮。這樣,你就不會什么東西都撿最便宜的買,你家里裝修,肯定就不會什么材料便宜就買什么。 標準的制訂,首先要保證的是最低的質量要求、安全要求,還要為未來運行、檢修、維護提供最便利的條件,這是最基本最基本的目的。當然,我們的標準里也會有一些引導性的作用,比如建議往哪個方向去做,因為涉及到具體的投資差異,不好一概而論。 如果你想做一個優質工程,肯定就得有一個優質的投資,如果投資質量得不到保證,如果什么東西都選最便宜的,那么,一堆最便宜東西組合到一起,能創造出來一個優質的工程嗎? 因此,我們未來還是要從標準上進行引導,包括郭總(郭家寶—編注)主編的設計規范的修訂,也可以考慮一下投資回報方面的引導。 當然,具體的條款,不會寫投資一百塊錢要有多少回報,但可以從整個設計方案上考慮這個問題。在前端設計的時候就開始考慮,然后通過施工、安裝、質量評定,通過加強運維等手段來解決系統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未來25年電站的整體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