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去年9月我國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名單公布至今已近半年,多個項目(主要為國企為投資主體的項目)在近段時間內進行了EPC總包、部分主設備的招標采購工作,以為今年4月份進入實質性項目建設階段打下基礎。同時,民營投資主體的項目方如中控太陽能、首航節(jié)能、天津濱海光熱等,由于其自身即為項目EPC,其目前已開始著手反射鏡、集熱管等
采購時間宜盡早 最遲應于7月份前確認訂單 盡管對產(chǎn)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意見不一,并且各家給出的最佳采購時間不等(從今年4月到7月),但所有廠商幾乎都異口同聲地指出,若要如期建成項目,各EPC廠商或業(yè)主應該盡早展開反射鏡的采購工作,并且越早越好。 原片供應似乎成為反射鏡生產(chǎn)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中海陽禪德方面表示,國內客戶對反射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可選擇的原片廠家越來越少,反射鏡生產(chǎn)需根據(jù)業(yè)主方要求確定原片廠家,而目前能夠提供高標準原片廠家的均為國外廠家,價格及付款條件要求較高。其建議業(yè)主評估整體經(jīng)濟性,符合實際的項目需求即可。 禪德方面同時表示,受限于原片,建議反射鏡廠家盡早備貨,以免出現(xiàn)市場集中釋放在同一時間段內,造成供貨周期延后。反射鏡最安全的備貨期約在六個月。 FLABEGFE稱,其可在短時間內即獲得這些超高性能的原料,即便如此,計劃時間越早,對各方來說最終達成的技術和商務條款越好。 大明玻璃對此表達了類似觀點,由于反射鏡制造所需求的化學原料(如油漆)以及特殊質量的超白玻璃,均不是常規(guī)產(chǎn)品,供應商選擇余地也非常有限,并且供應商也并非全年12個月都會生產(chǎn),所以還必須要考慮供應商生產(chǎn)時間的安排。萬一錯過其某個生產(chǎn)周期,可能就需要等待約2~3個月的時間,這樣也會為反射鏡的交貨延期帶來很大的風險。因此,對于反射鏡的生產(chǎn),越快確定合同將會越有利和安全。 大明玻璃方面認為,反射鏡的采購工作必須要在2017年7月份之前完成訂單確認和合同簽訂,這樣交貨時間將會最早在2017年9月份開始。加上運輸?shù)葧r間,到現(xiàn)場的時間將會在2017年10月份,這對于要在2018年前完成項目建設的進度要求來講,已經(jīng)是最晚的時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