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李振國與兩個朋友出資50萬元,成立了西安新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隆基股份的前身。 而現在,隆基股份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商,銷售額過百億,市值約三百億。 在2017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布的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名單中,隆基
II. 單晶的未來 近三年,由于單晶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領跑者計劃對高效能的偏向,國內單晶占比提升很快。從組件端統計,2016年國內單晶組件出貨量約9Gw, 單晶組件份額已由2014年的5%,提升至2015年的15%,再到2016年的30%左右。 在海外,單晶的市場規模近些年的市場份額一直在縮小,直到2016年才由19%增長到21%,單晶又回復了上漲趨勢。 ![]() (海外單晶多晶占比(去除中國)) 究其原因,主要是海外市場的單多晶組件價差保持在6-10美分/W 左右,而不像國內的單晶組件僅高于多晶組件0.1元/W。海外較大的價差,使得單晶的性價比優勢不明顯。 對于未來,根據我國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光伏路線圖》(2016年版),單晶會逐漸取代多晶,工信部預測到2025年多晶硅片的占比將會從目前的80%降至48%,而單晶硅片的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19.5%升至2025年的48%。 ![]() 錢真理認為,單晶取代多晶的趨勢已經正在發生,并且會持續。里面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單晶的成本下降帶來的優勢。目前,隆基的單晶拉晶成本已經降低到1.9-2.3美分/瓦左右,而單晶、多晶的發電效率差接近2.55美分/瓦,因此,即使多晶鑄錠的成本降低為零,多晶也不再具有成本優勢。 另外一點就是行業內目前都在為單晶布局,也佐證了單晶取代多晶的趨勢。以晶科,天合這樣的多晶龍頭為例:晶科2017年將在新疆規劃2GW單晶產能,包括單晶硅棒,而天合也與隆基和永祥,共同出資,建設麗江年產5GW單晶硅棒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