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4日被納入港股通標的之后,19家新入圍標的企業價值面臨重估,其資本市場表現節節攀升,如佳兆業集團(01638)股價幾近翻倍。 智通財經提醒,1年前“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滬深港通總額度的限制取消,現今香港資本市場已成為國內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考慮到港股通標的的稀缺性,加之標的企業上半年業績
在9月4日被納入港股通標的之后,19家新入圍標的企業價值面臨重估,其資本市場表現節節攀升,如佳兆業集團(01638)股價幾近翻倍。 智通財經提醒,1年前“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滬深港通總額度的限制取消,現今香港資本市場已成為國內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考慮到港股通標的的稀缺性,加之標的企業上半年業績均有上佳表現,這使得未啟動或是剛剛啟動的港股通標的企業或再次獲得資金的青睞。 對于港股市場而言,目前已形成外資和內地資金兩者交匯的結合點,這導致兩地資金追逐的熱點標的具有兩重特征:業績穩定,具有良好的基本面作為支撐;代表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商業模式明朗且具備可持續性。 根據以上邏輯,在國內外資金搶籌港股通標的之時,智通財經發現,作為清潔能源產業代表的江山控股(00295)價值仍未被深度挖掘,而其9月13日發布的一則公告里,則隱藏了其2017年前8月高速成長的許多財務秘密。 9月13日,新納入港股通標的的江山控股發布公告稱,2017年1—8月,公司擁有的太陽能發電站總發電量約100.53萬兆瓦時(10.053億度),同比增加81.72%;截止2017年8月31日,該公司總裝機量達1660.3MW,即1.66GW。 江山控股這一則公告,揭示了兩個鮮為人知的細節:與8月底發布的2017年中報相比,其光伏電站增加了300MW,兩個月增速為22.4%;在這兩個月中,發電量增加了3.467億度,但增速卻達52.6%,遠超于新增裝機增量增速。 事實上,在整個2017年,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光伏的新增裝機容量增長已經超乎預期。如果將時間拉長,從2007年的2.6GW到2016年的66.7GW,全球每年的光伏新增裝機增長將近30倍。 現在,對于江山控股的疑問只有一個:2017年他的光伏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是否會比2016年增加1倍,甚至更多? 前8月營收或增長8成 細究江山控股1-8月的新增裝機和發電量,可以看到許多常為投資人所忽視的一面。 從裝機容量而言,截止2017年8月底,江山控股光伏裝機容量為1.66GW,較之2016年12月底達到1.15GW增長44%,較之2015年底的469.8MW增長3.53倍,所費時僅有2年8個月時間,成長迅猛。 從發電量而言,81.72%的發電同比增速遠超44%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而前8月江山控股總發電10億度,已遠超過2016年全年的8.4億度。這一方面說明國內光伏棄光限電現象在改善——上半年全國棄光電量4.5個百分點,別一方面也展現江山控股卓越的電站運營能力。 發電量的增長意義遠超過光伏裝機容量的增加,因其與營收充分掛鉤。而這也就意味著,2017年1-8月,江山控股的營收或許也相較去年同期增長8成。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江山控股營收5.29億元,其中5.26億元來自于光伏電站發電收入。 同時,自2017年3月擔綱江山控股董事會主席以來,曾儉華——這位前任中國建行的CFO、CRO(首席風險官),一直在公司內部推行降低財務成本、提升項目運營效率方面的工作。 如果從這兩點進行判斷,2017年江山控股光伏裝機容量有望沖擊翻倍,而光伏發電量的增速應該會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江山控股在內的光伏企業,今年的業績增長或超過預期,這主要來貫穿整個2017年火爆的光伏市場。 數據顯示,“630”之后,國內光伏裝機熱潮并未退卻。截至8月底,中國今年新增光伏裝機接近40GW,歷史累計光伏裝機已經超過116GW,預計2017年全年新增超過45GW已經成為必然。 考慮到分布式光伏電價或于2017年底或是2018年初進一步下調,或許將刺激今年的新增裝機超過45-50GW。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將實現125GW的累計裝機量,超過國家“十三五”規劃最低目標。 ![]() 圖表來源:世紀新能源網 光伏裝機的火爆或推動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據智通財經了解,2017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光伏項目電價可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保利協鑫(03800)則表示,2019年年底或可實現平價上網。 如若平價上網得到實現,那么新增光伏電站項目將不再獲得電價補貼。故此,在補貼取消之前,包括江山控股在內的光伏企業正在搶食補貼取消前的最后一塊蛋糕——特別是2017年年底光伏電價即將再次下調的傳聞下,或是加快自建步伐,或是并購既有光伏項目。 目前尚未知曉江山控股是否上調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但2017-2019年將以并購以自建方式,增加此一數值已是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