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光伏扶貧電站的純公益性質,不建議企業和政府合股持有光伏扶貧電站,把國家扶貧產業政策變相成為企業獲利政策;建議政府按照公益工程BT模式吸引企業參與項目建設、運維。
太陽能發電網:隨著脫貧工作的不斷深入,越到最后,脫貧的難度就會越大,這些“硬骨頭”要怎么啃?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精準脫貧力度。同時,提出深入推進產業、教育、健康、生態扶貧,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 其中,產業扶貧成為“兩會”中很多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產業扶貧可以提升當地的“造血”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石柱縣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譚建蘭對媒體指出,只有產業興旺,大家口袋里有錢,才能實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扶貧,更要扶智,產業要引進來,村干部很重要,黨員也很重要,所以,脫貧攻堅是一個需要舉群力來解決的問題。 “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光伏扶貧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總裁陳康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特別指出,“光伏發電扶貧,一舉兩得,既扶了貧,又發展了新能源,要加大支持力度”。 陳康平介紹,光伏發電建設投資大、回報期較長,目前還依賴政策扶持,項目建設和運維要求較強的專業技術性。光伏扶貧電站的投資、建設、運維、防護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重視和解決。處理好這些問題,光伏扶貧可以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 根據國家能源局研究最新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將大力實施光伏扶貧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推進村級和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建設,計劃新建2000多個村級電站,總裝機約30萬千瓦。 光伏扶貧行之有效 《21世紀》:光伏扶貧是否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 陳康平:這是一種以產業化“造血”的方式扶貧。第一,符合貧困地區實際。目前我國剩余貧困人口大多地處像江西贛南原中央蘇區、贛東北地區和羅霄山脈片區等中西部偏遠山區,自然環境惡劣,缺乏區位優勢和常規資源,但光伏資源豐富,開展光伏扶貧相對常規產業扶貧,難度小、見效快。 第二,符合綠色發展要求。光伏扶貧是一種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助力貧困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綠色脫貧方式,有利于秀美鄉村建設,有利于“美麗中國”的建設。 第三,確保收益長期穩定。按照全國光伏扶貧的標桿工程標準建設,可以保障光伏電站25年以上使用壽命。同時,光伏扶貧電站建在建檔立卡貧困村,資產和收益直接到村、到戶,更容易得到貧困戶的支持和認可,是一種精準高效、長期穩定、可復制推廣的電力扶貧模式,能夠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以我們公司的實踐為例,江西省是全國能源資源最為貧乏的內陸省份之一,但光伏資源優勢明顯。我們與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攜手,開展“光伏扶貧助力脫貧摘帽行動”,2018年2月,江西省境內的瑞金市、萬安縣、永新縣、上饒縣、橫峰縣和廣昌縣等6個縣(市)已公示退出貧困縣。 “十三五”期間,江西至少有200萬千瓦光伏扶貧容量。多年的實踐證明,光伏扶貧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扶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