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策扶持的驅動下,我國光伏市場爆發,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用戶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而光伏產業技術創新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內生動力。利用好石墨烯“黑科技”這種材料將使得我國光伏產業獲益無窮。近日,正信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信光電”)宣布石墨烯“黑科技”在光伏組件上首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也有光伏玻璃自清潔技術,但并未得到普及化應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這種技術自清潔以犧牲玻璃透過率為代價,需要對常規玻璃的鍍膜工藝進行較大調整,工藝不成熟、品質不穩定,成本過高。正信光電的石墨烯鍍膜工藝與常規鍍膜玻璃并沒有很大區別,并且采用了水相體系鍍膜液,更加環保,易于推廣。正信光電石墨烯鍍膜玻璃透光率達到94.3%以上,版面硬度大于3H,通過超親水性和光觸媒效果雙重保證了玻璃的自清潔效果。 多主柵技術是行業公認的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技術,它不但能提高組件功率,同時還能大大減少銀漿用量、降低隱裂帶來的損失。正信光電12主柵技術在電池圖形設計、組件封裝以及生產制程等多方面進行創新,電流在細柵上傳導距離縮短,降低了串聯電阻、隱裂熱阻以及效率衰減,增加了組件功率和壽命,但綜合生產成本基本沒有增加。 據王棟介紹,在傳統單、雙玻組件生產工藝基礎上,正信光電石墨烯多主柵組件將現有多主柵電池技術、石墨烯應用技術PERC、N型雙面、黑硅電池工藝等現行前沿技術相融合,為產業加速實現降本增效再添動力。 產業化進程提速 不僅石墨烯新產品陸續落地,其產業化進程也在提速。近期,恒力天能太陽能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投產,這是國內首條全自動工業化量產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以下簡稱“石墨烯OPV”)生產線。在山東力推石墨烯資源高質化利用的背景下,這種新型材料的產業化應用又落下一子。 “石墨烯產業目前的瓶頸,是難以批量生產、價格高昂,導致原料供應不足,下游產品應用工業化量產近乎空白。”美國恒力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恒力天能母公司)中國區執行總裁錢東偉坦言,石墨烯OPV僅是恒力天能產業化應用的第一步,未來在下游產品的應用上,還有很多方向。 “比如,石墨烯RO反滲透膜可以用于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改善污水處理的效果,用于海上漏油的回收!卞X東偉說,“集團投資的水處理項目,已經與國內有關港口管理部門合作,將開發石墨烯海上漏油回收系統! 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OPV生產線面世了,這意味著一直無法量產的被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產品終于解決了這一世界性的難題。石墨烯憑借其特殊的物理結構和特質,在多個領域都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一旦量產必將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的產業。 石墨烯售價非常高,目前國內的售價在2000元/克以上,是黃金價格的數倍。另一方面,中國石墨礦儲量5500多萬噸,占全世界的77%左右。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石墨烯技術已經逐漸全球領先,無論是石墨礦原材料還是石墨烯技術都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