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以下簡稱合作組織)在北京召開“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發布了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發展指數2018”等多項成果。與會專家認為,這次會議明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的“行動路線圖”,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大統籌力度,繼續推進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搶占國際能源治理制高點。全球
專家建議中國搶占能源治理制高點 專家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進入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各國競相推動的戰略窗口期,即將快速走向落地,建立我國主導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面臨大好局面。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大統籌力度,搶占制高點,緊抓主導權。 不少與會專家表示,盡管全球能源互聯有諸多好處,但是不少政府和監管者還不了解其緊迫性,一些國家仍然在處于觀望狀態。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辦負責人喬治·科爾坦言,在能源安全領域仍存在不信任和舊思維,不少國家與鄰國彼此不信任。德國工程院院士弗蘭克·貝倫特說,本地主義、保護主義是全球能源互聯的“絆腳石”。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認為,電網跨國互聯技術上沒有問題、資金也不是問題,最大的障礙是政治。 對此,專家建議,一是在國家層面建立工作統籌機制,將全球能源互聯網作為我主導建立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的影響力載體,將全球能源互聯規劃方案作為推動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框架計劃,調動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 相關專家建議,將全球能源互聯網納入我主導的政府間對話與合作框架,加強政策溝通。在今年的中阿合作論壇和中非合作論壇、明年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設置相關議題,把聯網帶來的優勢宣傳出去,推動逐步形成面向全球能源治理的國際公約和規則。 二是穩步推進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提高國內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加快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同時充分發揮中國電力企業優勢,加強國際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裝備和標準走出去。 弗蘭克·貝倫特說,不僅要改變觀念、改變電力供給的方式,還應在電力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德國東部地區有很多風力發電,就是因為連通不夠,發電不能輸送到西歐和周邊國家去。 喬治·科爾說,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落地,要有好的政策對接,而中國又在很多重要方面起領導作用。未來,中國將成為綠色科技、電動交通和智慧電網方面的標準制定中心,一旦中國能源互聯對人和社會的好處顯現出來,別的國家就會跟著做。 三是進一步支持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展,支持并幫助其取得聯合國咨商地位和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觀察員身份,指導其以非政府組織身份參與國際能源事務,為我國主導全球能源治理營造良好氛圍。 拉丁美洲能源組織能源一體化主任、厄瓜多爾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部前部長何賽說,國際組織的角色很重要,尤其是能夠幫助促進公有部門和私有部門合作,調動各方的力量,幫助制定政策,更好地傳播能源互聯的理念和經驗。 原標題:全球能源互聯網明確“行動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