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的通知,涵蓋新能源汽車、核電、智能電網及儲能、熱泵、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可燃冰、海洋能等領域。太陽能產業:力爭到2022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左右; 到2028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0
2.太陽能產業。立足現有太陽能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發揮濟南、青島等市骨干企業的引領作用,堅持光伏產業和光熱產業協同推進,大力研發推廣高端、高質、高效技術產品和設備,鼓勵配套企業、原料供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協同創新,延伸產業鏈條,力爭形成集上中下游于一體、各環節相互配合、契合度較高的完整產業鏈條,建立和完善相關工程設計、檢測認證及質量管理等產業服務支撐體系,促進太陽能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升。到2022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28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800億元。 3.風電產業。以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開發為契機,立足山東、輻射沿海、面向全球,圍繞風資源評估、風電機組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制造、風電場設計建設施工控制運維等重點環節,吸引國際國內風電裝備制造領域龍頭企業落戶我省,鼓勵省內已有配套企業融入產業鏈條,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獨立創新、聯合創新,促進風電裝備采購生產本地化、高端化,推動風電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工程總承包、運維服務等于一體的風電全產業鏈,實現風電產業規模化、關鍵技術自主化、市場銷售國際化、運營服務一體化。到2022年,全省風電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到2028年,全省風電產業產值力爭達到800億元。 4.生物質能產業。發揮我省作為生物質資源大省的優勢,著力突破生物質高效低氮燃燒、氣化耦合發電、纖維素乙醇、生物質航空煤油、生物質烯烴、生物質石墨烯等生物質能熱轉化和生化轉化關鍵技術,重點推進生物質鍋爐(窯爐)、成型燃料、發電設備、先進氣化、碳化、生物發酵等領域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形成系列化產品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培育一批生物質裝備制造、高值化產品開發、綜合服務等特色骨干企業,著力打造生物質多元化利用示范省份。到2022年,全省生物質能產業產值力爭突破400億元;到2028年,全省生物質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 (三)加快布局前沿性產業。突出新能源行業戰略引領作用,瞄準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加大科技投入,著力培育氫能、可燃冰、海洋能等前沿性、先導性新能源產業發展,贏得發展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2.可燃冰裝備產業。總結“藍鯨系列”鉆井平臺的先進經驗,加大發展勘探裝備、生產作業裝備與電控設備的研發力度。強化深海鉆探成撬工程技術能力,推動參與天然氣和凝析油勘探開發、天然氣處理、天然氣液化、海上運輸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上游投資開發項目。以海洋地質研究機構為依托,加強對可燃冰模擬實驗與測試、成藏過程與演化、資源勘查與評價等技術與機理的研究,助力可燃冰勘探開發。圍繞防砂、儲層改造、鉆完井、環境監測等關鍵環節,集中攻關,研究適應不同類型特點的試采工藝和技術裝備,形成從開采到儲存到輸運的全環節技術體系。到2028年,全省可燃冰裝備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