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德國SMA集團宣布其中國公司由管理層收購而私有化,由此組建的新公司更名為愛士惟新能源技術(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士惟”)。當下的全球光伏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中國光伏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歐洲光伏市場卻強勢復蘇,作為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企業,德國SMA集團此時的舉動,毫無意外引發
這樣的局面,多少有些令時任SMA中國公司總裁的張勇感到無奈。在他看來,SMA中國公司雖然也有一定的獨立性和競爭力,但來自于集團的管理體系和決策流程帶來的低效和約束,也相當明顯。 顯然,SMA集團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正是此次管理層收購的根本原因,目的是放手讓愛士惟(SMA中國)去獨立成長。” 不過,此舉并不意味著德國SMA集團就此退出中國市場。 “雙方的市場化合作關系,不僅可以讓愛士惟更好地服務于SMA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和代工方面,愛士惟這個更具自由度的平臺也有利于SMA更深度拓展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獨立品牌,愛士惟也將借由SMA集團的國際資源進入國際市場。” 張勇說,這是一次非常健康的交易,也是一項實打實的雙贏交易。 “獨立,是把整個公司搞活了” 對于愛士惟來說,獨立的好處顯而易見,除了將獲得更大的運營自由度以外,還將獲得來自于SMA集團相比此前作為子公司還要多的支持。 “愛士惟的獨立,不但可以經由市場化合作關系大大提高與SMA集團之間的合作效率,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完善的“德系”生產體系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價值。” 據張勇介紹,SMA集團與愛士惟之間的深度戰略合作,將體現在五個方面。 首先,SMA集團將把更多的代工訂單交給愛士惟;第二,基于對愛士惟“德系血統”研發能力的信任,SMA新一代逆變器產品的研發工作也將由愛士惟承擔;第三,SMA將通過愛士惟加大對中國優質優價原材料的采購;第四,此前SMA中國出產的所有逆變器的質保和運維業務交由愛士惟執行;第五,愛士惟將成為SMA逆變器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商。 對于愛士惟的獨立運營和未來前景,張勇充滿信心。 “我們不僅擁有六年‘德國化’所形成的更加完善的生產質量管控體系,更重要的是,在SMA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堅持保留了完整獨立的研發體系,否定了將中國公司研發部門變成集團研發體系一部分的方案。” 這是張勇最大的底牌之一。 與此同時,作為碩果僅存的兩家首批中國光伏逆變器企業之一,愛士惟此前本來就具備完整的逆變器生產技術和完善的產品線,六年的“德國化”,在進一步強化和優化了其技術和研發能力之外,無疑還為其品牌形象添加了一絲“貴族”光環和品質內涵。 張勇認為,隨著國內市場平價上網的日益迫近,降本增效與質量升級成為光伏行業的迫切需求,“以德國品質,做中國‘智’造,這是愛士惟的發展契機。” 4月伊始,愛士惟宣布推出國內逆變器行業首個六年標準質保承諾。愛士惟相關人員表示,希望客戶購買逆變器時,獲得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份安心。 “愛士惟的獨立,既是因勢而變,也是公司成長至今的必然選擇,從過往的發展中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每一次改變其實都是一次成熟,都讓我們變得更加穩健。” “說白了,愛士惟的獨立,是把整個公司搞活了。”張勇說。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毋庸置疑,不管怎么改名換姓,市場最終認的仍是企業的技術實力與品質,從“SMA中國”到愛士惟,這家公司未來的表現,無疑值得期待。(吳軍杰) |